互联网时代下桂林理工大学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学校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桂工”,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百校工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级特色专业、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国家“863计划”、“973计划”承担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艺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1-4] 学校最早可追溯至1935年广西省立特种师资训练所。主源于创建于1956年原国家重工业部在广西组建的桂林地质学校,是原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直属高校,学校先后隶属于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冶金部、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7月改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管理为主的高校。1978年更名为桂林冶金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桂林工学院,2009年更名为桂林理工大学。[3]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桂林屏风、桂林雁山、南宁安吉、南宁空港四个校区,校园总面积4340余亩,有二级教学单位19个,本科专业77个、高职高专专业50个,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类别,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4000余人。[3] [5-6]


高校网络舆情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额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舆情问题。高校网络舆情更是对高校校园和谐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这重要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导致各种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快速且难以控制。网络中的不和谐因素会给大学生们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更好的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此类舆情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可控性高于其他类型的舆情问题。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特点一、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少数大学生,而参与者比较广泛。此类舆情问题由于发生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它呈现出与其它社会网络舆情问题显著不同的特征。


特点二、舆情内容的多元化:

高校网络舆情在内容上表现出多元性,大多深入校园生活、关系师生权益、对焦学校大事、同步于社会热点。他们在网络上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情感、思想、学术和人生体会等,或者就学习和找工作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需求指点和帮助,或者对学校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或者对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情绪化的宣泄。


特点三、舆情空间的有限性:

舆情空间就是舆情生成、传播、消亡的情景空间,包括舆情发生的各类有形场。高校网络舆情空间主要发生在高校的校园网,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通过高校校园网上各种舆情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例如:校园BBS、留言板、博客、微博、QQ群等。这些为人熟知的有限的與情载体就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空间限定性,相对于广泛性和开放的社会舆情空间,这种空间限定性决定了其可控性要更强。


特点四、网络的即时性:

能让信息在互联网中迅猛的传播。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毫无征兆,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种意见汇集到一起,在短时间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加速形成。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来开展。一方面“意见领袖”可以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热点内容积极策划宣传主题,利用校园网、QQ群等宣传平台,开展网络舆情的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实施监测、收集并整理校园网内的舆情动态信息,让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们的呼声和意愿,掌握散布在高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营造良好、文明、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需求,第一时间采集全网相关期刊、杂志、报纸和论文等价值数据,为高校学术研究提供数据与资料支撑。同时,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监测网络全平台关于高校的社情民意,掌握学校师生发声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相关负面舆情,为高校提供黄金时间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