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甘肃农业大学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学校简介

甘肃农业大学(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1] 学校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签署协议共建甘肃农业大学。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设有24个学院(教学部),64个本科专业;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教职工1423人,专任教师1151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556人;有普通本科在校生16920人,硕士研究生1960人,博士研究生438人。[2]


高校网络舆情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额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舆情问题。高校网络舆情更是对高校校园和谐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这重要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导致各种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快速且难以控制。网络中的不和谐因素会给大学生们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更好的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此类舆情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可控性高于其他类型的舆情问题。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特点一、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少数大学生,而参与者比较广泛。此类舆情问题由于发生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它呈现出与其它社会网络舆情问题显著不同的特征。


特点二、舆情内容的多元化:

高校网络舆情在内容上表现出多元性,大多深入校园生活、关系师生权益、对焦学校大事、同步于社会热点。他们在网络上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情感、思想、学术和人生体会等,或者就学习和找工作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需求指点和帮助,或者对学校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或者对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情绪化的宣泄。


特点三、舆情空间的有限性:

舆情空间就是舆情生成、传播、消亡的情景空间,包括舆情发生的各类有形场。高校网络舆情空间主要发生在高校的校园网,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通过高校校园网上各种舆情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例如:校园BBS、留言板、博客、微博、QQ群等。这些为人熟知的有限的與情载体就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空间限定性,相对于广泛性和开放的社会舆情空间,这种空间限定性决定了其可控性要更强。


特点四、网络的即时性:

能让信息在互联网中迅猛的传播。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毫无征兆,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种意见汇集到一起,在短时间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加速形成。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来开展。一方面“意见领袖”可以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热点内容积极策划宣传主题,利用校园网、QQ群等宣传平台,开展网络舆情的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实施监测、收集并整理校园网内的舆情动态信息,让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们的呼声和意愿,掌握散布在高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营造良好、文明、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需求,第一时间采集全网相关期刊、杂志、报纸和论文等价值数据,为高校学术研究提供数据与资料支撑。同时,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监测网络全平台关于高校的社情民意,掌握学校师生发声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相关负面舆情,为高校提供黄金时间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