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该如何应对网络舆情

学校简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上海市属重点建设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单位、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批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重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成员单位。[1-6] 学校肇始于1954年,2000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由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2] ,2006年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并入学校[9] 。2008年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7] 截至2018年5月,学校有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28亩,建筑面积约58.27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月,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54个本科专业;有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教职工1640人,其中专任教师1184人;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18725人。[1]


高校网络舆情概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额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舆情问题。高校网络舆情更是对高校校园和谐和大学生成长成才有这重要的影响,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导致各种信息在网络中传播的快速且难以控制。网络中的不和谐因素会给大学生们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高校需要加强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更好的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此类舆情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可控性高于其他类型的舆情问题。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特点一、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者少数大学生,而参与者比较广泛。此类舆情问题由于发生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它呈现出与其它社会网络舆情问题显著不同的特征。


特点二、舆情内容的多元化:

高校网络舆情在内容上表现出多元性,大多深入校园生活、关系师生权益、对焦学校大事、同步于社会热点。他们在网络上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进行交流,内容涉及情感、思想、学术和人生体会等,或者就学习和找工作过程遇到的种种问题需求指点和帮助,或者对学校工作和一些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或者对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进行情绪化的宣泄。


特点三、舆情空间的有限性:

舆情空间就是舆情生成、传播、消亡的情景空间,包括舆情发生的各类有形场。高校网络舆情空间主要发生在高校的校园网,高校网络舆情主要通过高校校园网上各种舆情载体进行传播和交流,例如:校园BBS、留言板、博客、微博、QQ群等。这些为人熟知的有限的與情载体就体现了高校网络舆情空间限定性,相对于广泛性和开放的社会舆情空间,这种空间限定性决定了其可控性要更强。


特点四、网络的即时性:

能让信息在互联网中迅猛的传播。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毫无征兆,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各种意见汇集到一起,在短时间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加速形成。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與情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意见领袖”来开展。一方面“意见领袖”可以围绕高校网络舆情的热点内容积极策划宣传主题,利用校园网、QQ群等宣传平台,开展网络舆情的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人心;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实施监测、收集并整理校园网内的舆情动态信息,让管理者通过这些信息了解学生们的呼声和意愿,掌握散布在高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压缩不良信息的传播空间,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营造良好、文明、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对策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与研究机构的需求,第一时间采集全网相关期刊、杂志、报纸和论文等价值数据,为高校学术研究提供数据与资料支撑。同时,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监测网络全平台关于高校的社情民意,掌握学校师生发声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相关负面舆情,为高校提供黄金时间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