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舆情监测对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作用?

学校简介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本钢集团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冶金类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本溪煤铁公司艺徒学校,后先后更名为本溪钢铁公司技工学校、本溪冶金高级技工学校,2004年与本钢卫校合并更名为辽宁冶金技师学院。在与本钢教育培训中心(本钢职工工学院)合并重组的基础上,于2009年1月成立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经过多年的积淀,厚积薄发,形成了独具匠心的办学特色。先后被授予“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培训教材建设突出贡献奖”、“国家优秀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普惠制就业培训师资培训基地”和“全国企业培训百强单位”称号。[1] 学院既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之中,坐落于本溪市平顶山脚下、太子河之滨,又地处本溪市的市区中心,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学院占地21.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亿元。学院建有教学楼 5 栋、实验楼1栋、实训楼3 栋、图书馆 2 座、多功能活动场馆 2所、餐厅 5 处、学生公寓 6 栋、多媒体综合教室 62 个、各类实验实训室 88 个,学院建有校园网、标准运动场、篮球排球场等教学设施,现有各类藏书 17万册。[2]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3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23人,“双师型”教师120人,省市级科技专家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 人,各专业学科带头人10人,享受市地级奖励津贴专家36人。[2]


新媒体下的高校舆情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速,渠道更加多元。在实现言论自由的同时,强大的信息渗透和强势的舆论导向也随之产生,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因此,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工作刻不容缓。高校应构建新媒体舆情分析模型,探索以微信、微博为载体的网络舆情管理方法,并对现有管理模式下出现的各类问题加以分析研究,不断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途径,从而构建良好的校园和网络环境。


高校舆情分布

从舆情类型分布来看,近年来学生安全、校园管理话题走热,相关事件占比最高,均为18%,如学生坠楼、研究生校内身亡、试点“男女混住”引争议等。学术不端类舆情占比为15%,抄袭、剽窃问题最受瞩目,学术不端商业化趋势引发担忧。违纪违法类舆情占比为10%,其中涉及高校教师贪污腐败、学生违法犯罪等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


高校舆情外溢风险增加

近年来,网络社交平台、尤其是问答类平台成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不可忽视的载体,据统计,问答类平台已经成为高校舆情最主要的源头。学生的批评和诉求,被送上平台热搜,再通过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接力传播,往往能够得校方重视甚至满足,这种倒逼学校解决问题的现象也被调侃为“网络治校”。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大学生不满学校的管理方式不透明不合理,防疫举措失当,纷纷在个别问答平台上发帖要求校方解决问题引发关注。有观点认为,“网络治校”是舆论治校的典型现象,原本该在校园内讨论的议题,却被频繁迁移到校园以外的公共平台进行讨论,校园议题向社会议题的转变速度加快,致使高校在舆情回应中将面临更复杂、更多元的诉求。


舆情应对建议

网络舆情根源在于网络,建立清朗的网络空间至关重要。当前,网络已成为高校宣传校园文化和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高校要积极探索运用网络的新路径、打造网络新平台、占领网络主阵地,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以课题、调研、扶持学术社团活动等丰富的形式,加强网络正面引导,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努力建设和谐、素质、理性的高校网络环境,通过推动高校网络环境建设,使高校学生明是非、辨真伪,主动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言论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舆情的特点,第一时间采集高校本身全网相关的舆情动态。同时,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监测网络全平台关于高校的社情民意,掌握学校师生发声动态,及时发现并预警相关负面舆情,为高校提供黄金时间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