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职业学院网络舆情管理如何一步到位

学校简介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Aurora College),位于上海市,简称震旦学院,是一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计划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上海震旦教育发展基金会举办,属非营利性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制三年,大专层次。 1903年,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立志教育救国,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学院,后改名为震旦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震旦大学建制撤销,系科并入其他大学。1984年,张惠莉女士有志于传承老震旦的教育理念,创办了“震旦教育”,并从上海市震旦进修学院起步,举办高等学历教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私立高等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2003年开始筹建上海震旦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在原上海东方文化职业学院(成立于1993年)的基础上正式挂牌。 截至2019年,学校有宝山校区和美兰湖校区两个校区,[1] 其中宝山校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设有公共卫生与护理、机电工程、传媒艺术、经济管理、东方电影艺术、教育等6个二级学院以及27个专业,还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教学部、音乐舞蹈教学中心和体育教学中心等教学单位;建有17个实验中心、99个实训室,涵盖所有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50%以上。 在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以后,2015、2016年又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3]


高校舆情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个体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方式,网络成为舆论的“发酵池”,也成为舆情的集散地。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有效反映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但是,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常常带有情绪化、难控性、即时性、复杂性、隐匿性和自主性的特征。高校作为各种思潮交流碰撞的重要窗口,在自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及行为倾向,对规避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事件、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如何进行网络舆情监管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疏导事关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校园建设。为促进校园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高校需要构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在管理体系建设、网络思想教育、预防机制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环境。


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涵盖了信息监测、研判、分析、处理等环节,只有这些环节落到实处,形成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和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首先,加强网络舆情主体建设,形成一条稳固的舆情管理链,改变舆情管理的被动局面。其次,完善舆情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通畅的舆情管理制度,使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化。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多走进学生群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学生干部了解网络舆情,培养“意见领袖”,及时发现可疑舆情信息,引导舆情事件往有利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防、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

避免网络舆情引发群体性事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舆情信息监测和研判,完善舆情预防和监控机制。其次,构建应急处置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舆情的特点,第一时间采集高校本身全网相关的舆情动态。而消极的网络舆情则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造成冲击,甚至形成错误的结论或认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积极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