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受自治区教育厅和乌海市人民政府双重管理,是乌海市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 2004年6月15日批准成立内蒙古工业大学乌海学院。2005年2月6日又批准成立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实体,两块牌子。[1] 学院以内蒙古矿业职工大学和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乌海分校为办学基础,办学历史可追溯到70年代。30年多来,为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出近12000名毕业生,他们有的成为乌海及周边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为乌海市及自治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院占地 1200亩,其中绿化面积5.3万平方米,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面积2.5万平方米。学院领导班子创新办学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生活环境,现完成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5.2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餐厅等生活用房3.3万平方米;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教学、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图书资料7万余册,4000平方米的实训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2006年成立了驾驶员实训中心,作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训基地,近2万平方米的图书馆、第二教学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高校舆情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改变了个体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方式,网络成为舆论的“发酵池”,也成为舆情的集散地。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有效反映了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但是,在自媒体发达的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常常带有情绪化、难控性、即时性、复杂性、隐匿性和自主性的特征。高校作为各种思潮交流碰撞的重要窗口,在自媒体时代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及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及行为倾向,对规避大规模的公共危机事件、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校如何进行网络舆情监管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网络舆情疏导事关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校园建设。为促进校园网络环境的良好发展,高校需要构建网络舆情管理机制,在管理体系建设、网络思想教育、预防机制等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舆情环境。
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涵盖了信息监测、研判、分析、处理等环节,只有这些环节落到实处,形成完善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和妥善处理突发性事件。首先,加强网络舆情主体建设,形成一条稳固的舆情管理链,改变舆情管理的被动局面。其次,完善舆情管理制度建设。建立通畅的舆情管理制度,使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细致化。
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日常管理中,管理者要多走进学生群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学生干部了解网络舆情,培养“意见领袖”,及时发现可疑舆情信息,引导舆情事件往有利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事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防、监控和应急处置机制
避免网络舆情引发群体性事件,防患于未然的重要举措。首先,加强舆情信息监测和研判,完善舆情预防和监控机制。其次,构建应急处置机制。高校突发事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往往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舆情的特点,第一时间采集高校本身全网相关的舆情动态。而消极的网络舆情则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造成冲击,甚至形成错误的结论或认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积极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