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校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及相关部门参考)
提供定制化方案;点击试用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一、总则
- 目标
- 建立“预防-监测-研判-处置-修复”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舆情事件对高校声誉、教学秩序及师生安全的负面影响。
- 适用范围
- 覆盖学术争议、校园安全、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基建工程等六大核心领域。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部门/岗位 | 职责 |
---|
舆情工作领导小组 | 由校党委副书记牵头,宣传部、学工部、信息中心、保卫处、各学院负责人组成,负责重大决策 |
舆情监测中心(常设) | 7×24小时全网监测,使用乐思舆情监测系统,生成日报/周报 |
危机处置专班 | 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组建,含发言人、法律顾问、技术保障组(证据固化) |
三、舆情监测范围与风险等级
- 重点监测平台
- 社交媒体:微博超话、微信校园社群、知乎校园话题、小红书高校笔记
- 本地论坛:贴吧(校名+地域关键词)、天涯社区地方版块
- 视频平台:抖音#校园话题、B站UP主关联内容
- 风险等级分类
| 级别 | 判定标准 | 案例 |
|———-|—————————————————————————–|—————————————–|
| Ⅰ级(红) | 全网传播量>10万次,涉及群体性事件(如食堂中毒、教师性骚扰) | 2024年某高校实验室爆炸舆情事件 |
| Ⅱ级(橙) | 省级媒体介入报道,学生集体投诉(如宿舍甲醛超标、奖学金评选不公) | 某高校研究生导师学术霸凌事件 |
| Ⅲ级(黄) | 校内论坛/社群热议,未形成跨平台传播(如食堂涨价、选课系统崩溃) | 某高校强制学生参加商业活动引发不满 |
四、应急响应流程
A[监测预警] -->|Ⅰ级事件| B1(领导小组1小时内启动预案)
A -->|Ⅱ级事件| B2(宣传部部长牵头研判)
A -->|Ⅲ级事件| B3(学院书记直接处理)
B1 --> C[48小时内完成事实核查] --> D[官方声明+线下处置] --> E[第三方权威机构背书]
B2 --> F[72小时内回应质疑] --> G[定向安抚重点群体]
B3 --> H[24小时内内部通报] --> I[优化服务流程]
五、处置策略工具箱
- 事实澄清类
- 证据链公示:实验室监控视频(脱敏处理)、财务采购单据(部分公开)
- 关键人访谈:涉事学生/教师授权声明、第三方专家解读(如司法鉴定报告)
- 情绪疏导类
- 校长信箱公开回复:针对集中投诉问题(如宿舍水电费争议)
- 学生代表座谈会:邀请意见领袖参与事件调查组
- 声誉修复类
- 正能量议题对冲:发布优秀毕业生案例、科研成果转化进展
- 合作媒体深度报道:邀请《中国教育报》跟进整改措施
六、保障措施
- 技术支撑
- 采购语义分析系统,识别“隐喻/反讽”类敏感内容(如“985=救吧污”“双一流=双标”)
- 建立历史案例库,标注2018-2024年高校典型舆情事件处置得失
- 培训演练
- 每学期开展舆情沙盘推演,模拟“招生舞弊录音泄露”“留学生宿舍冲突”等场景
- 对辅导员、学生干部进行新媒体素养培训,避免个人账号不当发言升级矛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