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下简称“论坛年会”)圆满闭幕。今年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在为期5天的会期里,百余场高端活动密集举办,千余名全球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为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贡献智慧方案。以下是论坛主要内容:

一、概况

‌主题‌:“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

‌时间‌:3月27日-3月31日,为期5天

‌规模‌:设置五大板块、128场活动,吸引1000余位嘉宾发表演讲,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者。

二、主要成果

1. 科技成果发布

‌重大开源成果‌:首次展示“天工”“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等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创新企业成果‌:理想汽车自研操作系统、银河通用的具身智能智慧药房解决方案等重要创新成果集中发布。

‌民生科技成果‌:“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实现自主活动或语言障碍患者重新“开口说话”。

‌其他前沿科技‌: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集中展示490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合成生物制造、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2. 项目签约与合作

‌重大项目落地‌:5项重大项目落地签约

‌国际合作倡议‌:推动建立常态化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多国代表联合提出加强跨境研发协作、共建开放型技术生态等倡议。

‌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设立投资北京服务台和洽谈区,举办多场特色活动,促成269项招商合作签约。

3. 机器人应用与服务

‌机器人服务‌:首次大规模组织130余台机器人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等多场景提供服务。

4. 液态氢重卡发布

‌下一代智能网联液氢重卡‌:北汽福田最新研制的下一代智能网联液氢重卡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液氢燃料重卡领域实现从关键部件到整车系统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续航能力超1000公里。

三、论坛影响力与国家级平台作用

‌国家级平台功能增强‌:科技部等12个国家部委牵头主办21场平行论坛,占论坛总数的1/3。

‌重量级报告发布‌:国家自然基金委首次在论坛发布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科技部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等。

四、科技与民生融合

‌科技成果服务大众生活‌:发布的重大科技成果中,有多项服务民生的科技成果,体现了科技向善的价值,有力支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手机AI智能体等。

通过以上梳理汇总,可以看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乐思舆情监测系统,了解到此次论坛曝光度、话题热度等传播情况如下:

1、‌传播量走势‌

‌预热期(3月20-26日)‌

传播量:日均传播量不超5000篇,以论坛议程预告、嘉宾阵容解读为主。

热点话题:液氢重卡、脑机接口等。

‌高潮期(3月27-31日)‌

传播峰值1:3月28日(开幕次日)单日传播量突破15000+篇。

核心事件:重大成果发布(天工大模型、具身智能机器人)、国际合作倡议签署。

传播峰值2:3月31日(闭幕)单日传播量近20000篇。

热点话题:科技成果、合作互鉴、共商合作、共享成果。


2、‌热点话题分布‌

‌科技创新突破:天工大模型、液氢重卡续航1000公里、北脑一号脑机接口。

‌国际科技合作:跨境研发协作、国际标准互认、一带一路创新网络。

‌民生科技应用:AI儿科医生、机器人保姆、智能脑机康复。

‌产业落地与投资:269项招商签约、科技企业IPO计划、资本对接会。

了解品牌口碑实时监测、政务/高校舆情监测等更多内容,点击申请试用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以上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沟通处理或删除,电话:0755-2648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