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危机是社会管理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1-08-23

近日,“电子政务与社会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辜胜阻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新型的网络虚拟社会形态。网络使世界变平了:意愿表达扁平化、时空传导无限化、身份认可虚拟化、沟通路径多节点、互动关系平等化、社会价值多元化。近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舆论事件层出不穷,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客观上要求各级政府不断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健全网络引导机制,积极防范和应对网络公共舆论危机。为了提高官员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和水平,有必要把网络舆论危机应急管理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和各类干部培训规划,提高舆论危机意识,提升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和危机驾驭能力。

辜胜阻认为,网络虚拟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政府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网民规模5亿左右,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舆论的主要阵地之一。与传统舆论形式相比,网络公共舆论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放大性、燃点低、触点多、传播快、影响大等新特点,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很快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竞争合作与相互依存愈来愈明显。网络媒体兴起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据对中国210起重大舆论事件的相关研究,网络舆论在近七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社交媒体传达了公众对社会腐败的追打和国计民生的关怀。但另一方面,网络公共舆论在政府引导与管理缺位的背景下,有可能演变成“公共舆论危机”,加剧社会管理难度。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辜胜阻强调,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官员网络舆论危机应急管理能力需要采取六条措施。

一要消除网络“恐惧”。深刻理解网络传播规律,正确认识网络虚拟社会的新特点,努力消除“谈网色变,避网烧身”的网络恐惧症,切实改变危机面前“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采取不正当手段压制”的局面。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管理者的网络媒介素养,尊重网络民意,并对网络民意进行科学甄别,既不能一味删帖、屏蔽,甚至报复,堵塞民意渠道;也要防止被网络民意所束缚,甚至被挟持。

二要保障政务“透明”。谣言止于公开,公信源于透明。提高政府公信力,要推进政务公开化、透明化程度,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能力,构建网络问政平台,创新网络问政的渠道和手段,通过网络引导民众知政、议政、参政。要建立良好的网络沟通机制,借助网络平台与公众真诚、平等地交流对话,保障公众对政府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网络公共舆论危机发生的概率。

三要强化政府“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不掩饰、不推诿。在应对舆论危机过程中,管理者要积极回应网民关切,有勇气正视问题、直面民意,有效缓解危机事态,不让不明真相的网民和别有用心的坏人有推波助澜的可乘之机。要积极回应网民反映的情况,及时公开真相,有效避免网络围观的“盲从和无知”色彩,通过与广大网民互动,努力消除误解,化解危机。要使“网上收集网情、网下解决问题”成为一种新习惯,推行 “良政”和“善治”。

四要倾听“意见领袖”。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在处理公共舆论危机过程中的作用,正确疏导负面舆论。“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时能呼风唤雨,很容易产生群体效应。政府在处理公共舆论事件时要倾听“意见领袖”,发挥其在引导社会舆论向健康理性方向发展中的作用,聚同化异,扶正抑偏。

五要预警事件“苗头”。全面掌握舆情,加强网络监测与预警防范,力争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将客观、准确的事实真相传达给网民,把握危机化解的“黄金三小时”规律。要健全地方性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实时掌握网络动态,预警防范网络群体事件的“苗头”。

六要加强网络“法治”。做好虚拟社会司法立法工作,探索网络虚拟社会治理新模式,将言论自由纳入法治轨道,使网络治理从“人治”走向“法治”。要完善虚拟社会管理和互联网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环境,优化网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