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需打造多样信息发布模式占领舆情引导主战场
发布时间:2014-02-20

 

经过两年多发展,政务微博已经从热衷建设阶段走向务实应用阶段,出现了不少可喜的局面,但仍然存在一些或大或小的问题,也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危机。对此,西南政法大学舆情研究中心主任蔡斐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政务微博井喷增长 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记者从《报告》中了解到,重庆政务微博连续三年数量井喷式递增,但总量还在全国中游水平徘徊,相比江苏、广东、四川等省份以及上海、北京等直辖市,重庆市政务微博在总量上的差距还是很大。

 

《报告》指出,虽然区县已全面开通政务微博,但是市级部门的开通率不高,没有形成政务微博建设的示范效应;各系统和地区的政务微博建设,许多还处于自发建设的散落状态,不具备统一的组织性。

 

对此,蔡斐建议,应全面推进市级部门政务微博建设,保证市级部门政务微博的开通率达100%,由“重庆微政务”统筹协调。同时,加强对全市各系统和各地区政务微博的统筹指导,积极推进二级、三级政务微博矩阵建设,形成政务微博的合力。

 

政务微博内容 打造多样信息发布模式

 

《报告》指出,目前政务机构对政务微博的误区有两个:一是定位仅仅停留在信息的发布上,这就和此前的政府网站没有实质区别,导致了微博应用功能“大打折扣”;二是推出的服务功能没有充分考虑网民和群众的需要,经常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布,导致内容没有吸引力。

 

蔡斐说,政务微博要加强沟通交流,用以了解民情民意,进行政策宣传解读,积极寻找社会各界的共识话题,把政府想要表达的和群众想要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扩大信息公开,推进公民政治参与,进一步形成社会共识。

 

内容重要,形式也重要。蔡斐说,政务微博要认真策划微博发布的主题和形式,注重发布效果,采取微访谈、微直播、微采访等多种形式,结合线上线下活动,形成政务微博形式灵活多样、直观立体的发布模式。

 

提升政务微博“问政效能” 多谈政事少“鸡汤”

 

如果说政务微博就只是政府信息的发布平台,其功能未免太过单一。《报告》说,政务微博是顺应社会管理创新和政府信息公开的产物,其定位和方向则是“网络问政”,其存在是切实满足民众所需,及时解决民众所急,而不是自说自话推出“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式的励志寓言和心灵鸡汤。

 

蔡斐建议,各单位政务微博要谈“政事”,以政务信息为主要发布内容。要保持政务微博信息内容每日更新,确保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建立健全政务微博舆情监测、收集和研判机制,回应关切、解疑释惑,对网上谣言、不实传言及时澄清,并定期对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按重要程度、类型、对应部门加以记录,填写问题通报单,及时反馈给相应部门、督促解决,加强督办考核,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倾听民意、服务民生的作用。

 

  (原标题:指尖上的“政”能量 专家建议政微多“问政”少“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