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回顾:
近日,一条名为“紫菜是废旧塑料做的”的视频在网上传播,且舆论一出,在网上造成了不小的震荡。这则视频存在诸多漏洞,各路专家、很多部门也都出来辟谣了,甚至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亲自做实验,以证明所谓的塑料紫菜是子虚乌有的,视频发布网友买到的只是比较老的紫菜,他们也解释,用塑料制造紫菜的成本太贵,根本没有人会这么做。
然而,这则谣言却仍旧继续发酵,近日有泉州紫菜产品生产企业甚至接到投诉甚至是威胁,被要求进行产品下架,普通养殖户、批发商更是受到波及。
“全国60%~70%的紫菜产自福建,去年产值逾百亿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人士称。据了解,受“塑料紫菜”谣言事件影响,不少紫菜企业相关产品在部分超市已下架。据省水产加工流通协会初步统计,该事件对福建省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
二、事件舆情监测数据
1、词云图
从腾讯新闻发表的《“塑料紫菜”谣言惹祸 厦门商户卖出紫菜惨遭退货》新闻来分析,关键词“紫菜”、“塑料”、“谣言”字体最大,颜色最深,出现次数分别达48次、21次和17次,是舆情的重点,也是该报道的焦点。
2、采集趋势图
2017年2月25日福建晋江“塑料紫菜”舆情始发,一时间在朋友圈和各大网络媒体盛行,谣言疯长,相关企业意识到负面舆情带来的影响,在2月27日上报澄清,此时舆情采集数据已经达到顶峰,数据量达2,647条。在2月28日后,舆情热度开始回落,舆论呈现低位走势。
3、地域舆情图
在“塑料紫菜”舆情的分布中,地域热度最高的是福建省,地域舆情呈红色高亮显示。作为事发地的福建省,平均日发文量超过1500篇,“塑料紫菜”的谣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多的当地企业/个人开始请媒体澄清,媒体和个人发文的急速增加,也导致了福建省地域舆情居高不下。
4、舆情受众分析
“塑料紫菜”的舆情受众,年龄层主要集中在25—34岁,占比53%,19—24岁占比18%,和35-49岁人群占比22%,50岁及以下的人数占比最小。从男女性别来分析,男性占比69%,女性占比31%,男性对于该舆情更为关注。
5、舆情采集媒体构成图
福建晋江“塑料紫菜”舆情的采集构成媒体类型图中,采集占比最高的是新闻,数据量2,131条,占比42.06%。排在第二位是是微信,数据912条,排在第三位的是微博,数据量827条。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相互合作,共同推动了该舆情的传播,但是就总的数量而言,网络媒体微博微信在此次舆情的传播中,推动力度很大。
三、网友热议
@木氏天一:我不相信有假鸡蛋,因为造假成本太高了,现在鸡蛋这么便宜,人们买到的假鸡蛋一般是一个两个,我觉得这是因为饲料吃的多了有问题,如同人生出畸形儿是一个道理。
@风絮子之璐:就跟之前的塑料大米一样,真不知道怎么会信?。
@最爱时光不及你:紫菜是不是塑料做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不吃,评论里那些说没常识的,请问假如你一直在内陆从没有见过你哪里来的常识嘛,假鸡蛋都有了还有什么是不能造假的?
@不知道叫啥–可以吗:造谣死全家。紫菜蛋花汤多好吃呀。
@老酒馆里年轻的猫:把造谣的抓起来啊,唯恐天下不乱。!
@Margeo:重拳打击造谣传谣者!谣言止于智者!
@是老鼠屎的错就不要甩锅给粥::明目张胆抢钱,给了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这种造谣的人请报警吧!
@木氏天一:为什么一个谣言就会让一个企业甚至行业损失惨重?是因为,我们的食品安全非常成问题,大家实在如同惊弓之鸟,这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食品市场积淀多年的劣迹培养了消费者这样的恐慌心理!!
@瑞克·:要怪就怪地下黑作坊太多,中国老百姓被假冒伪劣产品吓怕了!
@少林寺驻武当山办事处神父黄教主:说实在,年轻人没几个信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跟不上时代步伐,信息又落后,才这样以讹传讹。
@送你一匹_马:感觉我妈就是网上发啥都相信,成天在朋友圈转发那些谣言,我都阻止好几回估计想我妈这样的家长挺多的、毕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四、舆情总结
紫菜是塑料做的?鸡蛋是塑料做的?大米也是塑料做的?近年来网络上不断有谣言涌起,每一次食品舆情一出,必然会掀起轩然大波,追根溯源还是由于中国人的恐慌心理。好端端的为啥就有食品恐慌心理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染色馒头、毒大米、毒奶粉、造假调料等等,食品药品各行各业,爆炸性的食品新闻一次次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大家如同惊弓之鸟一般,这样的心理也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食品市场积淀多年的劣迹加速了消费者这样的恐慌心理!企业一旦遇到食品安全的舆情,便很难再洗白了。
食品企业做的就是质量和口碑,“塑料紫菜”的负面舆情在互联网的高速运转加工下,产生“滚雪球”效应,使得谣言极具感染性、煽动性,这也使得后期就算专家解释、政府部门辟谣,甚至还有一些企业负责人亲自做实验也没有成功鸡腿谣言,“紫菜造假”舆情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传播中,最终没免去给福建省紫菜产业将造成近亿元的损失。从此次舆情的剖析得到的总结:“互联网时代,企业加强对网络舆情(网络口碑)的监测刻不容缓。”
互联网是个信息资源宝库,同时也是一个隐形的言论炸弹,网上的非实质内容的意见、观点常常左右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这固然体现了网上舆论多元的特点,但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的影响,_些网上发言缺乏理性,比较感性化、情结化和极端化,且容易得到众人的响应,具有相当强的感染性、煽动性甚至是破坏性。企业需要足够重视网络言论的力量,通过建立各种信息源和网上信息监测机制,在第一时间识别危机信息并及时提取出来,及时处置,避免演化成更大范围的舆论危机。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效应,也就是在24小时内做好权威言论的澄清,挤压谣言的生长空间,主导舆论走向,这样才不至于被舆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