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文旅舆情】文旅消费劵成提振市场“杀手锏”
发布时间:2021-02-24

近日,山东济南市“文旅惠民消费券”活动亮相央视《晚间新闻》节目。春节假期,济南市累计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补贴1020万元,惠及消费者383.8万人次。

2021年春节,在“就地过年”大势下,各地政府再次使出了“杀手锏”文旅消费券,来激发大众买买买的消费欲望。

xiaofeiquan210223e

杠杆效应显现

疫情发生后,“文旅消费券”成为各地刺激旅游消费的重要举措之一。在疫情逐渐呈现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文旅消费券也是发放了一轮又一轮。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各地文旅消费券的成绩单逐渐出炉。

xiaofeiquan210223a

有些地区甚至超过了1:10的放大效应。以微信消费券在重庆大渡口区的发放为例,整体杠杆率达25倍;江门市、中山市、深圳市的罗湖区和龙岗区,整体杠杆率超20倍。足以可见,消费券的杠杆效应对市场消费的拉动效果有多大。

文旅消费券的正反面

“消费券”是经济不景气形势下,政府或者企业发给人民消费券,激发民众消费欲望,从而加速经济的复苏。由于餐饮、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也成为各地消费券主要定向的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从疫情发生以来,旅游的主要半径仍然围绕着周边游、短途游为主,显然,旅游资源丰富、人口密集,且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推行的效果要好一些。

曾从事文旅消费券的相关研究工作,参与研究制定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券实施方案的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戴俊骋认为,消费券的发放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从公共财政角度消费券发放的正当性问题。消费券原本是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采用的,如若消费券变成长期手段,更多的作用应该用于优化公共文旅服务的供给方式,而目前很多获得消费券补贴的领域,是那些已经市场化的文旅领域,是否应该用消费券的方式需要考量。

二是作为经济刺激手段的消费券其引导性和撬动性发挥问题,当前无论哪个区域的补贴额度实际上并不大,消费券刺激的用途在于撬动更大额度的非补贴型的文旅消费,但“有券就花,没券不花”的情况依然存在,政府推出消费券的意图并没有很好实现。

三是消费券发放过程公平性问题,当前普遍利用的电子化形式,造成很多理应获得补贴的“老年人”“农民工”等由于“数字鸿沟”而无法使用消费券。

长期稳定是趋势吗?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采用文旅消费券的形式刺激文旅消费,很多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的应激性反映。戴俊骋认为,实际上在疫情之前,消费券补贴已经层出不穷,且有从临时性转向长期化、稳定化的刺激政策趋势。

戴俊骋建议,未来文旅消费券的发放,首先是要优化消费券模式,兼顾刺激消费和中小文旅企业扶持。可参考巴西的消费券模式,通过支持中小文化企业为员工购买消费券,进而为企业免税,实现目的共赢。二是对特定文旅消费者实行“补偿性”文旅消费券,比如前面提到的老年人、农民工以及青少年等群体,解决公共财政主导之下消费券发放的公平性问题。三是如若将消费券从短期刺激行为转变为长期性的消费券发放方式,要注意回归消费券发放的本质和诉求,利用文旅消费券来改变和优化公共文化和旅游的服务方式,倒逼供给侧改革,让消费者主权的彰显可以“优中选优”,而非“矮子里拔将军”。

(信息来源:品橙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