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思舆情监测中心关注到网友曝光海底捞缺斤少两一事引发广大关注,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民众纷纷追评,海底捞声誉受到一定损伤。
事件一览
10月15日,河南郑州,耿女士和朋友去海底捞新世界百货店就餐时,其中点了一份72元的捞派脆脆毛肚,可上菜后发现分量明显很少,要求员工称重时发现规格约200g的毛肚实际只有138g,竟少了62g。
对此,店长解释:员工备菜时操作失误导致,当天只有这一份菜品不合格。
后19日,海底捞回应称产品按要求摆盘后存放需在半小时内。顾客凌晨4点就餐,因员工提前摆盘后放入冻库保存,产品特性导致水分流失,属操作失误。因顾客提出两万现金赔偿,未能达成一致。已就此向市场局主动报告。
公告发出后舆论反响一般,主要观点在于解释过于牵强,而舆论反转不断,两万赔偿也被指是海底捞主动提出,其中真假,普通网友难以分辨。
缺斤少两事件,因涉金额小,时间不充裕,很多消费者没有计较,不少黑心商家,正好抓住顾客的这个软肋,频施克扣,以牟取暴利。
如何挽回声誉
企业最大的隐患是在恐惧的状态中做出反应。最重要的原则是:“把人放在第一位,并去研究如何在行动和沟通中体现出这个准则,危机管理就是采取正确的行动,同时进行有效的沟通。”
信息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