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舆情监测:行业食安舆情向个企转换,海天味业市值蒸发过千亿
发布时间:2022-10-26

本月以来,海天酱油“双标”事件引热议。

9月10日短视频博主“辛吉飞”发布的一期“合成勾兑酱油”视频。随后其它博主在相关主题的视频中,标注了“海天”的名字。事情一经发酵,有网友开始拍摄将海天酱油倒入下水池的短视频。

2022年9月29日,有网友爆料称海天酱油国内和国外配料采用双重标准,事件持续发酵

9月30日前后,海天针对短视频平台传播添加剂争议进行首次回应。10月1日#海天味业回应酱油添加剂争议#登上微博热搜

10月5日,海天味业再次发布声明称,按照各国标准和产品特性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海天售卖的国内国外产品内控标准是一致的,并未“双标”。

两份回应均出现企业股价下跌。

10月5日前后,海天酱油背刺食安舆情事件进入舆情传播高峰,主要传播话题包括“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国内外酱油内控标准一致”、“中国调味品协会就海天酱油“双标”传言发声:支持企业维权”、“海天味业再回应酱油添加剂双标争议:各国标准没有高低之分”、“海天酱油“中外双标”背后:是酱油标准起草人,市值蒸发超3000亿”

随后舆情热度出现下降,10月10日出现传播次高峰,传播话题以“海天味业“双标门风波”帷幕渐落,零添加酱油时代加速到来?”、“酱油“双标”风波继续:海天跌超9%,对手涨停”、“市值蒸发超330亿,“双标”的海天酱油,你还会吃吗?”、“海天酱油陷入“双标”舆论危机,能撼动它的江湖地位吗?”、“谁在动员全民“打酱油”!海天的错不在双标,而是公关有点蠢”

从海天酱油本次舆情事件的重要节点话题来看,在舆情高涨阶段,主要以企业回应,媒体传播回应,网友参与讨论为主要内容。其中媒体传播以企业回应内容为主,舆情调性中性为主。

网友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质疑与支持并存)

① 不相信海天回应

② 过渡相信“科技与狠活”(辛吉飞)

③ 国内外标准确实有所不同

网络达V(正面为主)

我是健康科普君(1288万粉丝):#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 食物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它不一定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能在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基础上,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效果。所以说含有添加剂的酱油就是劣质酱油并不科学,0添加产品也未必就更高级。而且说企业双标也牵强,毕竟海天酱油在国内也同样有0添加产品售卖的。

法职_庞九林律师(1061万粉丝):《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规定所称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以标准、公告等方式公布的可以作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安全法规定严禁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禁止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中使用违禁药物或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海天味业参与起草酱油行业现行标准# 还有一点,外国的标准,包括美国、欧盟的标准不一定适用中国,不能用美国欧盟标准来打击中国企业。

媒体评论(问题总结,中性为主)

#零度时评# :#海天味业再发声明否认双标# 对“热点”的追问 应是重建常识的过程!

澎湃新闻:《傲慢与偏见的海天“双标门”》

傲慢回应:三次回应特别是前两次外加行业协会力挺,却并没有扭转舆论风向,反而好像是火上浇油,一年卖266万吨酱油的海天 “双标门”事件为什么会愈演愈烈呢。

越描越黑:海天前两份声明“正面刚硬”的理由,无外乎是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作为调味品行业龙头企业,在国标制定中有一定话语权,这就更让网友产生海天“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质疑。可以说,海天的危机并非“双标门”,而是危机公关处置的失败。

重中之重:更要关注消费者诉求,满足其对生活品质更高要求,才能加快整个行业的更新发展步伐。

乐思舆情观察

通过乐思软件对网络声音聚类分析得出,以“质疑行业食品安全”开始酝酿舆情,到“针对”某海天引起舆情发展,再至混杂“质疑与支持”声音推动舆情高涨,最后以总结“舆情事件公关失败”结尾。

期间,网络声音对添加剂的关注稍弱于国内外“双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向行业标准的倾斜,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本次海天舆情事件的舆情风险等级。

截至目前,网络上针对此次海天酱油事件仍有零星传播,通过分析与研判本次舆情事件基本平息,但有传播便仍需关注网络动态,同时对行业动态也许格外注意,防止其它负面舆情“加持”出现反扑。

分类: 行业舆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