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六大能力 打造“谣言粉碎机”
发布时间:2012-05-10

对层出不穷的网络热点和谣言,新闻机构应如何打造“谣言粉碎机”,力争第一时间对网络传言和谣言予以求证、澄清和辟谣,发挥应有舆论引导功能?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虚假广告、低俗信息和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在一些媒体上的存在,降低了媒体公信力,有些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捏造和虚构新闻,刻意炒作,充当了“造谣者”角色。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监管,祛除“不良媒体”,整体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体也应该加强自律。

媒介的公信力来自对职责的坚守,也来自对公共事件的全方位参与。2008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12天后,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次特殊检验。汶川地震发生后,从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到废墟上温家宝总理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联合举行中外记者会,我国主流媒体迅速展开全方位报道,成为震后获取准确信息的最佳渠道。这种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使人们及时得到了各种急需信息,也大大减少了谣言的滋生和社会恐慌情绪的蔓延。

2009年9月10日,一个名叫“闫德利”的女子以“艾滋女”身份发表博文《我的忏悔》,称自己被检查出艾滋病,为自己的滥交而后悔。到10月12日,“闫德利”又陆续发表博文讲述自己被继父强暴、去北京当小姐的悲惨经历,并曝出279个“嫖客”的电话号码。一时间,“闫德利”的博文和照片引发网站狂热转载。后经证实,博文发布者、最初接受报纸在线采访的人竟是一个假冒“闫德利”之名对其进行恶意中伤的人。在此事件中,也有一些传统媒体匆忙介入为谣言推波助澜,跟风炒作,显得十分浮躁。

提高媒体的反应力

近年来,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谣言的身影不断闪现:贵州“瓮安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网络谣言密切相关;由于信息发布不及时和模糊,一名酒店青年厨师的命案经种种传言发酵酿成冲突,这就是湖北“石首事件”。

媒体的反应能力和速度,取决于媒体对网络舆情、网络传言的监测和研判。网上传言、谣言一般经历形成期、高潮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无数事实表明,越早介入,发布事实真相,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舆论引导效果。

近年来,新华社建立了舆情监控机制,每天都对网上热点新闻进行跟踪和梳理,一线记者也大都有了跟踪意识和澄清意识,并和有关部委建立了联系机制。2010年,伴随“足球风暴”刮起,网上出现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失踪”的传言。新华社记者杨明拨通其手机,直接就“失踪”一事加以询问,这位副局长“笑着说:‘我这几天在沈阳出差。’”崔大林透露,他三天前还在北京向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传达两会精神,近日出差去沈阳调研青少年足球。新华社以短短约300字的消息“粉碎”了网上谣言。

提高媒体的真相还原力

网上谣言并不是简单否定或澄清就能说得清楚。遇到较为复杂的谣言,记者应该刨根问底,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原事实真相。

2011年7月20日,经济学家郎咸平发微博质疑中国红十字会:“无偿接受老百姓的捐献,血液以每百毫升百元高价卖给医院”,新华社跑口记者吕诺获悉后,不仅及时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方微博的回应,还进一步采访中国输血协会、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和北京协和医院,对“献血无偿,为何用血有偿”为主题进行调查,梳理整个脉络和流程,用“血是无偿的,但制、存血有成本”“医院列出输血收费清单”“临床用血报销比例有望提高”等几个小标题,清晰地回答了人们心中的一系列疑问。稿件被媒体大量采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和公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新华网白林等人认为,以往案例表明第二落点的工作大有可为,尤其是事件性新闻和公众普遍关注的信息,事情的本来面目、来龙去脉、真实过程以及深度的分析评论,应该成为主流媒体发力点。这恰恰是网民自己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也是网民期待的。

面对网上热点纷繁复杂、网络新闻真伪难辨尤其是舆论引导呈现的“传统媒体追着网络走,网络追着意见领袖走,意见领袖追着坏消息走”现象,2010年8月7日,新华社推出了 “中国网事”这一全媒体栏目,融论坛、博客、微博,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手机、电视于一体,“九个轮子一起转”,有效地打通了网络舆论场和传统舆论场,壮大了主流声音,压缩虚假和“三俗”信息传播空间。如当年8月12日,即网友曝光温州市某些领导违反国家规定在高尔夫球协会任职的第二天,“中国网事”迅速核实并播发消息,不仅客观报道了网友质疑,还报道了温州市委市政府连夜开会,迅速出台处理意见的做法,在第一时间抢占了引导舆论制高点,挤压了小报小刊炒作的空间,为当地党委政府迅速、正确处理事件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

提高媒体的辨别力

媒体和公众对谣言信息甄别能力的高低,是影响谣言传播的重要因素。信息的多源化传播,造成传媒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个别媒体往往未经核实,盲目跟风,往往陷入被动,有意无意间充当了网络谣言的放大者,公信力屡屡受损。

“国税总局47号文”的流传是一个典型案例。有人盗用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并解读,不仅对税率表做了修改,还对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进行修订,少数媒体由于缺乏核实和把关意识,刊登和转载了公告和解读内容,严重误导了纳税人。税务总局不得不发布声明,指出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将依法行使追究伪造公文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比尔·盖茨遇刺”“金庸去世”“歼-10B战机试飞坠毁”“中国刑警学院缉毒班毕业生全部牺牲”等传言,都有媒体辨别力不强、把关不严的原因。

提高媒体的辨别力,一方面要提高包括网站在内的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把关人”意识,另一方面要和政府部门、有关机构、专家学者建立长期联系,多方求证和检验,全面客观地分析传言。在辟谣时,也要遵循适度平衡的报道原则,警惕辟谣的反作用。

提高媒体的协同力

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商业……谣言涉及各个领域,媒体也往往缺乏判断能力,这就需要和政府、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共同构筑“传播共同体”。

果壳网是一个主要面向都市科技青年的社交网站,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泛科技主题内容,它专门建立了“谣言粉碎机”主题站,以“捍卫真相与细节,一切谣言将在这里被终结”为宗旨,发表了针对种种流言的众多文章,如“蛋黄多肽的商业忽悠与科学研究”“解析金龙鱼油的变质”“拔智齿瘦脸?没那么简单!”“孕妇要不要穿防辐射服?”“与其饮茶清肺,不如坚决戒烟”“辣椒,致癌还是治癌?”等。文章通过抽丝剥茧的方式进行科学分析,为读者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了参考。媒体如果能和类似的科普组织携手,进一步采访,放大传播效应,帮助公众更全面准确地认识许多流言和传言,离真相和真理就会更进一步。

网络谣言层出不穷,需要政府网络管理部门、网站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介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通报情况,协调行动,以形成反对网络谣言的统一战线,构筑网络谣言的防堵体系。

提高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舆论空间被挤压,主导地位渐弱。但是传统媒体仍然可以有所作为、大有可为,负责任的媒体仍然应该高度重视议题设置能力。

在日常报道中,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报道,还是舆论监督报道,都要掌握报道分寸,不说过头话。另一方面,媒体应该更多地遵从新闻规律,把握适度的原则,尽量从新闻规律出发,从建设性出发,从有利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全面客观地报道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舆论监督报道,促进问题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

□ 孙敏莉 李 斌(作者单位分别是中国核工业报社、新华社国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