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质疑档案保管费合理性
8月11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为薄薄几张个人信息安个“家”,为何每年收取数十亿元?——追问档案保管费》,立即引发网友“围观”,文章指出专家估算全国每年收取数十亿元档案保管费,收费依据和去向存疑。不少网友因每年都要交档案保管费,对此感同身受,也纷纷质疑。13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回应表示,最迟到2016年,各地都不得再收取档案保管费。
2012年国家发布通知
2012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曾发布通知:2013年起,单位委托保管人事关系及档案由每份每月20元降为12元;单位或个人委托单纯存档由每份每月5元降为3元。2016年起档案保管费自动取消。
据媒体报道,届时档案保管费用将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具体的拨款方案仍在探讨中。目前,国家人社部正在进行调研,测量各地档案管理标准。标准一出,各地就会根据此标准进行财政拨款。
舆情热度
截至14日下午6时,新浪微博“取消档案管理费”微话题阅读量达1011多万,微博讨论8100多条,另外不少新闻媒体和论坛亦纷纷对此话题进行关注和报道,话题舆情热度较高。
数据抽取来源:乐思舆情监测系统
网友热议
反应一:早就应该取消收费
@古月晓惜:早就该取消了,放在那边都不知道干嘛的咯,每年都要交钱简直是坑爹。
@阿登萨烽飙:早就应该取消了!不仅要取消收费,而且要做好服务!不能因不收费而对档案管理放松,从而造成档案丢失等现象,影响百姓的工作和生活!档案管理是一项公益工作,取消收费也相应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好事应办好,这也算是民生吧?
反应二:希望实现电子档案管理
@血腥兔仔子_:收费贵不说,一件事得跑好几趟,希望早日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吧…
@皓然浅笑:不收保管费,还有人好好管理档案吗?为什么不存电子档呢?还可以把指纹/DNA等录入,比几张破纸管用多了。
反应三:质疑之前档案管理费的用途
@艾米blog:如果长期不用,档案只会死死地趟在柜中。每人每年几百块的管理费,一年竟有数十亿元之多,但经费都被谁用了?
@哥是老烟民:今年降低,16年取消,我们高兴。以为这是舆论的胜利,确实是。但我们的视线也不应该被转移,往年的巨额管理费不能因为16年取消就成为一笔糊涂账。
反应四:质疑三年过渡期的合理性
@小小红豆2174854725:为什么不立即取消,还要让人再贪一些,再送一程呢,每次政策出台总是留有空间,奇怪得很。
@小昭非小昭:早该取消了,本来就是公共福利事业,还丫收费,为啥子还要等2年呢?搞不懂。
其它意见
@戳戳戳呆毛_桑:关键是人事单位并没有好好管理,他们都乱糟糟的啊==如果我们给钱了他们好好管也是可以的。
@优享惠:取消保管费用是件好事情,但是取消费用,是否还能依然尽心保管那就不知道了……
点评
目前,全国各省市已经开始着手落实国家政策,有些省市甚至现在都已经取消了档案保管费,很多地方也明确表示将会在2016年取消相关收费。而公众在这件事中,主要质疑的一个是之前档案保管费的去向用途。据媒体报道,从上世纪90年代起各地人才市场就开始收取档案保管费,之后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收费有所下调。收费标准由财政部、发改委下发,采取收支两条线管理,收费统一上缴财政,人社局不截留,所需档案管理的经费由财政局下拨。但目前全国尚无哪个省市公开过档案保管费的具体使用和支出细目,不公开档案保管费的走向,公众不了解这笔费用的用途,自然会质疑其合理性。另一个是质疑这三年过渡期的合理性,因为相关管理部门也难以回答,为什么一些地方可以提前取消收费,一些地方却还在收费,设置这三年过渡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时也有一些网友担忧取消档案管理费后,档案服务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加恶劣?
有记者就此事采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他认为,档案对于民众来说很重要,是记载学历、工作经历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收支信息的公开是政务公开的应有之义,不应该成为机密。
“在2016年前,政府和人才市场需要做的就是将收支和细则搞明白,顺应电子政务的时代要求,提高电子档案的管理水平。”许耀桐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在数据时代的今天,政府部门制定决策越来越依靠数据,公民的家庭情况、户籍去向、履职经历等基本信息是重要的参考来源。并不是说取消收费就可以了。工商局、人事局等社会管理部门要提高基础信息收集、管理的水平,规范管理流程,做好人口流动的疏导工作。尤其是人员的跨省市、跨城乡流动,需要重点关注。
扫一扫,获取更多热点事件舆情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