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事件概述
近日,随着媒体报道中国将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参与对政策的解读,以及延伸到与童婴市场相关的话题,再次将“单独二胎”话题推向了高潮,仅在11月20日,与“单独二胎”相关的信息就达到了8579条,上万网友参与了话题评论。
二、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总体舆情趋势
11月19日以来“单独二胎”话题信息来源分布图
2.信息来源分布
11月19日以来“单独二胎”话题信息来源分布图
3.舆情发展走势分析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计划生育今年成为热点话题,多位委员和党派提案都涉及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修改完善。201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发布题为《我国一方是独生子女夫妇可生二胎》的新闻,预示单独二胎正式开放,立即引来网友的强烈关注,首次将“单独二胎”话题推向高潮。20日卫计委对“单独二胎”政策的解读《卫计委:一胎为双胞胎的不能再生二胎》 ,再一次引发网友的热议,仅这一话题的信息量就达到8000多条。
随着这次话题的第二次舆论高涨,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
由“单独二胎”政策直接思考,延伸出在此次政策中直接受到影响的相关产品和股票。
随着与此政策有关话题的热议,根据乐思舆情监测室的数据显示,舆论再次回落。
三、相关舆情发展态势分析
(1)政策落实动态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因为目前我国各地执行生育政策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地方是一孩政策,有的是一孩半政策等。所以,启动时间没有办法“一刀切”。但是这个启动的时间过程不会太久。他表示,最快有望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各地召开两会的时候,《条例》调整就有望提上日程。预计2014年大约会有1/3的省份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广东或率先执行单独二胎政策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单独二胎”政策最快有望年底就启动,启动“单独二胎”还需地方政府政策配套,否则会带来系列生育问题。南开大学人口发展与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各省改革的步伐不会太久,越拖会越被动,最先采取行动的有可能会是广东。
辽宁省启动“单独二胎”相关数据测算和评估
据了解,辽宁已经处于超低生育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稳定在1.0,远低于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1.5至1.6的水平。辽宁2011年、2012年人口出现了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34( )、-0.39( )。 2012年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760.4万,占17.3%,已接近总人口的1/6;0至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1.42%,比重偏低。有关专家表示,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调整,几十年后劳动年龄人口锐减,老年人口比重过大,势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辽宁省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综合考虑辽宁近5年的人口出生计划情况,放开“单独二胎”的生育政策后,辽宁出生人口数仍会在各年度的计划控制数之内,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的规划目标之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的波动,也不会给辽宁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的压力。
浙江正研究相关政策 单独二胎政策最快明年出炉
浙江省人口计生委表示,政策实施,目前只差“三步”。
第一步,囯家出台文件通知;第二步,浙江省人大修改省《计划生育条例》,将新政策在法理上予以确认;第三步,省计生委出台实施细则,即可接受浙江省内符合政策的“单独”家庭申请了。多少时间能走完这三步。
根据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等规定,法规修改的一般流程是由政府职能部门负责调研起草,浙江省政府通过后,以法规案的形式提交省人大常委会,由浙江省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法制委员会组织进行调研修改,提出审议意见,最后提交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表决。
预计走完这些流程,在明年年初。
(2)外媒分析:“单独二胎” 改变中国
美国媒体:“单独二胎”政策 需稳步前行
《华盛顿邮报》也分析称,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不会造成中国人口的显著增长。不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根森今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稳步向前。
德国媒体:中国放开“单独二胎”不会迎来生育高峰。
《德国商报》认为,由于在中国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费用很高,所以该政策应该不会带来生育高峰。该报道还认为,大多中国家庭已经长期适应“独生子女”政策,一些女性也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不希望生二胎。
俄国媒体:“单独二胎”政策 有助中国
俄罗斯《报纸报》16日在题为“中国兄弟姐妹合法化”的文章中评论说,放松独生子女政策可以帮助中国保持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3)网友热议:期盼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想生也不敢生
从上面的投票数据显示,面对”单独二胎“政策体现不出公平,超90%的网友希望能尽快的全面施行“二胎”政策,随着人民群众的素质逐渐提高,优生优育的思想不断加强,生活压力的加大,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将不会导致人口问题。
(4)专家观点:谈普遍“二胎”政策:条件不成熟风险较大
新一轮生育潮,中国受得了?
2004年,包括顾宝昌在内的18位学者向有关部门共同提交了《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呼吁尽快将生育政策调整提上议事日程,因为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会对国家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总人口13.54亿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自然增长率4.95‰,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
顾宝昌认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意在让中国的人口结构朝着正常、健康的方向调整,新增人口“可以预见,也能承受”。
世纪80年代,国家在11个县市和地区率先实行二胎政策试点。根据“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2005年至2007年对上述地区的调查,“二胎”生育政策执行20年后,这些地区的生育水平不仅没有出现大幅反弹,一些地方还有所下降。
“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产生了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由于生活、教育成本的提高,低生育思维定式已在处于生育期的新生代家庭中悄然形成,实行“单独二胎”短期内也许会有人口增加,但从长远看不会对人口总量造成较大影响。
人口红利优势,“四两拨千斤”?
“劳动力人口的下降,标志着人口转型的拐点,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将进入逐渐收缩的态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张翼表示,“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也是调整人口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15至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
有专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归功于人口红利。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认为,放宽“二胎”后,新生儿无法迅速转化为劳动人口,保持中国经济增长、应对人口红利减少,归根结底要靠技术进步和解放生产力。
老龄化危机,“二胎”能化解?
根据学者的研究,从现在的人口结构看,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将非常严重。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张恺悌说,过去的“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的口号正在遭遇挑战。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的计生政策可以有些突破。
近年来,“老有所养”引发关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显示,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02亿,平均每100人中,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5人。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认为,要实施普遍的“二胎”政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风险较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仍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可以尝试“单独二胎”政策,这是基于目前生育水平面临反弹压力的谨慎考虑。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刘爽说,完善生育政策要更好地均衡个体、家庭与社会在生育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及利益,更好地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四、舆情点评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高峰,人口倒三角结构和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在新形势下,执行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国策,面临新抉择。计划生育政策已执行超过30年,多数网民呼吁放开“二胎”政策。
人口学家何亚福指出,适用新政的夫妇数量不会很多,而且其中不少家庭很可能不会利用新政生育二胎。他援引一份上海本地报纸的报道称:“如今年轻夫妇普遍不愿生养第二个小孩。就上海而言,在满足此前二胎政策条件的双独夫妇中,只有8%的人实际提出了二胎申请。在拥有上海户籍的夫妇当中,超过80%的人是独生子女(这意味着很多家庭都可以生养二胎)。但目前上海的生育率还不到1,这表明很多夫妇连一个小孩都不想要。”
但蔡勇指出,即便如此也不应低估此次政策转向的重要性:“这一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社会、民众心理以及政治层面。在持续多年拒绝改变之后,中国政府终于承认了其所面临的人口挑战,并出台了相应对策。”
中国正面临严峻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近三十年来对家庭规模的政策限制。去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首次下降,这对中国内地基于人口红利创造出的经济奇迹构成了威胁。
两权相衡取其轻,看一看哪头大,哪头小;哪头重,哪头轻?分清利害关系,分清主次关系,分清大局和局部的关系,分清大家和小家的关系,这样,就知道控制人口数量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了,就知道我们该去做哪些,承担哪些,牺牲哪些了。
想要真正崛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国,就应该结合现有资源和环境下,合理控制人口数量,高度重视人口质量,提升国人的生活质量,提高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的能力,让人们更体面、更有尊严地生活。
乐思软件舆情监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