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微博曝光了一段湖北法官嫖娼的视频再次搅动网上舆情,“湖北法官嫖娼”成为这两天最热网络舆情事件。据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www.knowlesys.cn)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网上有关“湖北法官嫖娼”话题的媒体曝光度达1040篇,微博曝光度超过1万条,而且该事件话题舆情仍在持续发酵。
舆情梳理:湖北法官嫖娼事件回应前后矛盾惹争议
12月8日,一段关于《网爆湖北又现法院嫖娼门》的视频信息在网上出现,随后网友被疯狂转载,引来媒体纷纷驻足报道。随着该事件舆情热锻不断上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9日荆楚网发布辟谣信息称,8日网上出现《网爆湖北又现法院嫖娼门》的信息,经了解,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均无此人。湖北省有关部门正就网上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
然而,正在其他媒体也纷纷开始辟谣的时候,9日22时26分,荆楚网再度发布消息称,湖北省纪委、省高级人民法院通过调查,确认网上被曝光人员系省高院刑三庭庭长张军。经查,张军与一名外单位女子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根据有关规定,研究决定提请依法免去其庭长职务,停止工作,并将依纪作出进一步处理。
在短短的一天之内,当地相关部门关于“湖北法官嫖娼事件”给出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让公众大跌眼镜,而回应的前后矛盾更是让舆论指责和不满的口水喷向相关部门,舆情不断升级,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当地政府部门公信力也遭到重创。有评论文章更是对此直言,湖北确认法官嫖娼让法律尊严碎了一地。
舆情分析:回应热点负面事件无须急于“兜底”
一日之内,舆情反转。尽管湖北省纪委连同省高院再次回应,免去涉事人员庭长职务,但相关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受损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在没有弄清事实的基础上,当“湖北法院嫖娼门”在网络引发围观热潮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为之“兜底”,这种急于“兜底”应对不仅没有化解危机,反而因为事实败露而让自己在舆情泥潭里陷得更深。
在自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的快速发展以及手机应用的普及,使人民群众监督的眼睛已经亮了起来,而网络的匿名性让公众更愿意也更积极的参与到监督行列中。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负面舆情信息发散变得更快更广,在这一背景下,处置舆情危机要求政府部门把握舆情处置的黄金4小时,提倡舆情回应的及时性。但是,回应及时并不等于不讲求事实的“兜底”,更不是用虚假事实企图回避问题。
负面事件发生,媒体拷问和公众质疑,最终在网络上形成围观效应,都是在舆情难以传和表达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情绪化表达,其根源在于现实中相关部门在管理上出现偏差、失误导致群众不理解。近年来,一些社会重大事件先后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由于相关部门处置不当,迅速演化为群议汹汹的公共事件,使得官方的形象和公信力严重受损的事件不在少数。梳理各类公共事件舆情演绎过程,会发现“中国式危机公关”大行其道,其公关思路、手法不仅恶化了政府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还影响着党和政府的执政环境和政治生态。
面对日益频发的舆情危机事件,如何合理有效进行舆情处置值得各级政府的学习。对此,乐思舆情监测分析师认为,对于负面舆情,唯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还原相关话题及事件的真相、处理相关话题和事件本身、公布相关话题和事件处理的结果。及时澄清有误的,引导有益的,抵制有害的,采纳有用的。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让社会民众在参与中提升自身的综合文明素养,一方面促推公共服务机构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个人。这才是应对网络舆情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