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分析:如何强化地方政府全媒体时代的舆情应对能力

近几年来,互联网技术快速创新发展,网络舆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网络传播的“双刃剑”效果日趋明显,由此引发的舆情热点事件层出不穷。据乐思舆情监测系统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已有多起舆情突发事件在网上爆发,并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舆情危机,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地方政府带来不尽的苦涩和麻烦。网络使民意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在媒介高度融合的全媒体传播时代,沟通与传播管理已成为政府塑造形象的常态手段。同时,网络信息数据传播的海量化、快熟化使得舆情变化更加频繁,如此复杂多变的舆情环境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应对舆情的能力。

舆情危机的产生和频发,不仅会造成不良社会舆论影响,而且还会干扰政府单位的正常工作,影响事件波及者的正常生活。因此,舆情突发事件频发必然会引起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管理者的关注,而地方政府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则决定了其作为应对网络舆情的核心主体地位。和过去传统媒体时代应对舆情的方式比起来,地方政府在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方面的态度、行为和反应速度都必须有大大的提高。提高网络舆情的预警能力,缩短负面信息的传播真空,加快舆情危机的反应速度,探寻舆情事件爆发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应对突发舆情事件,贯彻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问题根源上对症下药,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面对突如其来舆情危机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受传统的舆情应对思维引导,担心家丑外扬,羞于或不敢面对事实,于是选择以“躲”来回应公众舆论监督,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然而,地方政府这种关键时刻“失言”的做法只会让公众觉得是在欲盖弥彰,往往更易反而激起广大网民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刨根问底的质疑开始在网络蔓延、发酵,舆情危机也就在这个过程爆发。沉默永远是应对舆情危机的下下策,地方政府“躲”危机的做法已不可避免的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损害。作为社会管理者,地方政府一定要正视舆情危机,可以通过舆情监测软件了解收集民意动态,然后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公开透明的信息与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化解公众疑虑,弱化激化危机的因素。

与“躲”的心态同出一辙的另一种表现是 “拖”。危机事件发生,公众质疑声爆棚,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抱着热点事件冷处理,冷门事件不处理的认识,对公众的质疑诉求不闻不问,结果危机非但没有解除,反而招来更多非议与谣言。随着舆情危机的深化,这些政府部门第一时间想到不是真诚坦率的面对公众质疑,而是花高成本灭火,这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常态。“拖”,给谣言的传播留下了空间,而对事件舆情发展趋势把握不准,也会错过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最终被卷进舆情漩涡无法自拔。因此,地方政府在处置舆情危机时,应该要反应迅捷,先声夺人,及时掌控意见领袖的位子,设置舆论议程,及时引导舆论,化解危机。

与舆情应对的“鸵鸟”心态相反,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置舆情时则表现得过分主动,他们把“封堵打压”这种非常态的舆情应对手段当成了 “万能钥匙”。突发事件发生,一些政府部门不再沉默不语或者有意拖拉,而是迅速回应、果断处理,于是各种删帖打压舆论质疑的行为肆虐。这种不愿意面对症结,不从舆情民意出发的行为,最终小错酿成大错,引发公众逆反相对,激化矛盾,加速了危机爆发。这些地方政府过分强化公权在舆情应对中的作用,频频挥舞“行政管控”指挥棒,结果不断激起网民的抵触心理,不仅没有化危机,反而把舆情危机推向高潮,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舆情危机处置,单纯追求快速反应、及时跟进而不讲求以事实为根据是错误的。如果地方政府脱离舆情民意诉求这一根本事实,单纯从个人主观意愿出发,利用公权干涉公众意愿的表达,这只会让政府在舆情危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舆情应对方式决定了舆情处置的效果。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晴雨表,反映着公众的民意诉求,舆情危机的爆发其根源在于现实问题激化。在舆情应对过程中,民意诉求遭遇无视,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网络舆情引导和应对就无从谈起,舆情危机处置也就只能是空谈。事实证明,面对突发舆情事件,地方政府只有从事实出发,以民意诉求为出发点,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利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保证事件处置过程中的透明度,真诚解答事件中的公众质疑问题。想公众所想,做公众所需,在与公众的良好沟通中引导舆情的正面走向,最终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如果只是依赖各种技巧性策略来把政府工作向好的方面推进,其结果都是表面功夫,治标不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