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一些政府单位的走访,我们发现各单位在舆情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舆情认识上不够科学
很多单位,一提到网络舆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好的事,紧接着就是恐惧心理,其实出现网络舆情并不仅仅都不是好事,科学应对网络舆情也不需要盲目恐惧。
网络舆情所带来的影响,并非总是负面的,有时或者应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舆情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正面的,例如网络舆情可以间接提高机构的工作规范、帮助机构发现自身不足、促进机构改善自身情况等。
虽然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舆情事件爆发在社会上造成了破坏性影响,但这个结果往往是因为没有妥善处理引起的。如果各单位可以积极的开展网络舆情工作,那么营造一个健康的舆情环境是很有可能的。
(二)舆情监测能力落后
积极开展舆情工作的核心在于能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网络舆情线索,这是我们走访各单位后,发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几 乎所有的单位都认为网络舆情很重要,很多单位都设有专职舆情信息员,少则一人,多则一个部门,但是大多都缺乏第一时间发现网络舆情线索的方法和工具。我们 看到大多数的单位还在使用最原始的人工搜索引擎检索的方式监测网络舆情,这种方法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准确度也是非常低的。
舆情监测是一项日常的工作,而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所以舆情监测需要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样的工作如果完全依靠人工,就会存在不稳定的可能,而且也会受到非工作时间的制约。我们初步估算,一套系统至少可以实现替代200个人工的监测能力。
所以舆情监测工作若想实现好效果一定是需要专业的工具加上专业的人才可实现。
(三)舆情发现后处理手段缺乏
舆情出现并被监测到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还需要对舆情事件进行处理。我们俗称的删帖子便是其中的处理方式之一,但并不是说删帖子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舆情处理方式。
这 些舆情处理手段的背后,是大量的公关工作,这需要在日常投入巨大的人力、资金及智力来维系的,一般的机构不可能在这项工作上投入这么巨大的资源。所以导致 这些机构即使发现了舆情也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网络舆情事件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董敬一舆情服务与全国1300家媒体编辑、记者、舆论领 袖多年来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依托强大的媒体资源和编辑联盟,处理危机事件更加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