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南方医科大学如何应对高校舆情

学校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唯一一所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广东省共建高校,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唯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国家“111计划“、“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211工程”、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1-2] 学科覆盖医、理、工、文、管理、法、经济等7大学科门类。医学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居广东省首位,全国医科院校中排名第二。博士招生规模位列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二,广东所有高校中排名第三。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首位。[2] 截至2018年3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本科专业31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3150人,研究生4898人,留学生1037人;专任教师2030人,其中院士3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9人,国家杰青13人;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3] ;直属附属医院11所。[2]


自媒体代舆情

大学生作为一个多元群体,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方文化,形成了人际关系很亲密的社会团体。近年来,随着移动工具的普及,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利用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传输交流信息,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随手关注微信号、微博号,往往会导致很多不实信息被转发。渠道多元并且交互性强,导致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大幅度的增多。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

高校的辅导员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与大学生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从而保证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学校应当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预测,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和特点,研判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热点进行相应的预测和处置。


加强网络舆情研判

网络舆情的研判方法应当根据最近互联网平台中各类繁杂信息的特点,提取可能诱发大学生思想和行为问题的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防范工作。大学生群体往往在互联网上抒发感情、发表意见,因此易于受到负面信息的引导,陷入价值观的误区,严重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如今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各类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了我国年轻群体发表言论的主要网络集散地,各类社会思想借助网络平台不断传播,尤其是很多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消极影响。


高校舆情性质特殊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群体为在校大学生,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他们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当今大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而且好奇心强烈,面对教育教学或社会关注焦点等各种重大舆情事件,表达自己的意愿强烈。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年龄结构情况,他们对于网络关注度比其他社会群体都要高,并且他们在网络技能方面接受度也高,他们都很愿意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加上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不够健康,在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存在偏离,在自媒体的特殊环境下,加大了这部分群体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生几率。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方案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能够根据高校舆情的特点,第一时间采集高校本身全网相关的舆情动态。而消极的网络舆情则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生活方式造成冲击,甚至形成错误的结论或认识。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积极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的正向作用,不断拓展和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