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舆情监测专题:突发事件报道的议程特点

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中普遍关注的重点内容,其报道效果直接对公众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恰当的议程设置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使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为树立政府形象、倡导主流价值、凝聚公众意愿和开展社会动员的重要契机和传播平台,为政府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反之,如果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失当,则会导致媒体危机事件,不仅使政府处于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而且还会使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受损,降低在公众心目中的威信。因此,根据突发事件报道的议程特点,主动通过突发事件的信源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议程设置,帮助媒体正确开展新闻监督和舆论引导,是政府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应当纳入到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中加以细化和落实。

 

突发事件报道的议程特点

由于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度高,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往往设置了充分的议程,进一步放大和持续公众通过媒体对事件及其处置的关注,使突发事件的报道议程呈现出轰动性、连续性、解剖性、拓展性和评论性的特点。 

1.轰动性—放大影响,引发关注

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用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媒体基于公众信息需要吸引受众的重要看点,媒体在报道议程上总是想方设法力求轰动效应,在扩大事件报道影响的过程中,也实现媒体自身影响的扩大。突发事件的议程轰动性并不仅仅是通过媒体刻意表达出来的,其传播的社会影响首先来自于突发事件本身对社会常态秩序的打破。正是由于突发事件对社会秩序的扰动才使得公众在认知上产生震动,媒体只不过是通过议程安排将这种能够对受众产生认知影响的事件信息,以一种较为冲突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进一步放大突发事件传播的社会影响,引发公众关注。可以说,突发事件对于媒体报道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与突发事件相关联的各种信息都可以构成报道内容,掌握这些信息的人就成为媒体记者竞相挖掘的对象。了解和掌握媒体对于突发事件报道的轰动性议程诉求,有助于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主动通过媒体关注进行必要的社会动员,使公众在了解事件处置信息的基础上,能够积极配合相关处置工作,实现事半功倍之效。领先的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当然,也要防止和避免媒体因追求轰动效应而出现对突发事件的失实报道,造成社会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慌,给处置工作造成不利的局面。          

2.连续性—跟踪进程,持续关注

 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处置过程必定会持续一段时间,因而媒体多采取连续性的报道议程安排,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形成公众的持续关注。这种报道议程上的连续性除了与突发事件本身由发生、发展到处置、善后、问责等过程直接关联外,也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完整信息的需要。如果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不到位,发生原因不明晰,最终结果未出来,那么由这一突发事件所形成的相关的信息链条就不完整,信息链处于不闭合状态,公众完整的信息诉求就没有得到满足。媒体为了满足公众诉求运用连续性的议程安排,不仅可以牢牢抓住受众对事件处置进展的关注,扩大自身的传播影响和受众忠诚;而且能够通过跟踪性的报道不断发掘出新的内容,发现新的问题,在使公众持续保持对事件及其媒体关注的同时,增大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压力,发挥媒体议程的社会作用。突发事件报道议程的连续性,为政府主动通过信源进行议程设置提供了合理的新闻逻辑,必须善于把握这种议程设置契机,引导新闻舆论和社会舆论朝着有利于事件处置和社会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乐思认为网络舆情的应对方式应基于能第一时间获取负面信息,这点需要其舆情软件系统的支撑。

3.解剖性—透视事件,深层关注

 由于突发事件社会影响较大,无论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还是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公众都想了解其发生背后的原因,满足自身对社会环境的预警需要。通常媒体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议程安排上,都不仅仅局限于对事件的现象描述,而是要分析和解剖事件本身,以期找到规律性的东西,满足受众的深层认知需要。在突发事件媒体议程纵向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通过原因的探究,发现相关的责任主体。即使是天灾,而其处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是人祸,何况大部分突发事件皆人为原因所造成。因此,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议程中,问责已经成为常态。正是这种报道议程中的问责诉求,形成了对政府及其其他社会主体的舆论压力。突发事件报道议程的纵深发展是媒体为了满足公众诉求的必然选择,政府必须正确对待,不能因为有了问责的舆论压力而回避。实质上,在突发事件中的责任主体躲是躲不掉的,相关信息瞒也是瞒不住的,只能遭到更大舆论谴责。主动面对舆论压力,承担相应责任,并在处置工作中尽职尽责,是应对媒体问责议程的正确选择。          

4.拓展性—放眼周边,广泛关注

突发事件由于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都会带来直接影响,公众对于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诉求也十分强烈,媒体常常围绕突发事件的报道将议程拓展到周边事物,形成更为广泛的关注效应。这种议程拓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异地比较,包括外地发生的事件在本地是否会发生,本地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出现同类事件,不同地方发生的同类事件是否存在关联等;二是逻辑归因,即对同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征兆及其影响等进行比较和规律探寻,找出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为公众提供预警信息;三是调查分析,针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中所涉及到的因素或环节,开展调查性报道,分析是否存在问题隐患,或是防范得力,并为公众提供相关环境信息。这种拓展性的议程安排大大地扩大了媒体所关注的报道对象,并将报道对象与突发事件联系起来,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形成新的舆论压力。政府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媒体借助突发事件的影响力对相关问题进行炒作,而是应当看到这种议程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公众的信息诉求,主动将与之关联的信息进行权威披露,进而主导拓展性议程的内容和方向。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一直认为网络舆情不可监控,只可监测与疏导。    

5.评论性—表达意见,发展关注

用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

突发事件作为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新闻事件,人们在了解其成因、责任、进展和影响等相关信息的同时,必然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置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和判断,形成或改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态度和认知结果,并能够反映到各自的社会行为上来。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也必然启动相关的新闻评论,形成消息:报道与观点报道互动传播的格局。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引导受众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消费观点,已成为媒体塑造自身品牌和影响力的重要方面。同时,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机制也使公众的意见和观点,特别是意见领袖的观点,要在突发事件的报道议程中充分体现。突发事件及其处置过程中的评论和观点,往往能够进一步发展公众对于事件本身和媒体报道的关注,是媒体必须设置的议程,也是其愿意设置的议程。因此,政府对于突发事件的媒体评论,包括网络上网民在阅读新闻时跟帖评论,既不能寄希望于用行政的手段制止,也不能一味回避、听之任之,而应当积极参与并加以主导,始终坚持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支撑,凸现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在最核心的采集技术方面,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走在了前列,可对任意网站上的评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进行采集。  

总之,突发事件对于媒体而言是具有天然新闻价值的,一方面记者们常常会想方设法挖掘独家的新闻,扩大自身报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另一方面,公众对突发事件的信息诉求又特别强烈,希望能够通过媒体获得更多的信息,表达符合自己利益的意见。在这两种力量共同的推动下,突发事件报道的媒体议程就有了充足的空间得以展现和推进,既对政府造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也为政府提供了形象传播的契机,其关键在于依据突发事件报道的议程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议程设置,正确引导舆论。   

-- 作者: 政府网络传播 曹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