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陷入停滞期:BAT内耗难解 业内称或杀出黑马
一个行业发展的节奏从不掌握在小玩家的手中。相对百度、腾讯、阿里巴巴,91外教网、沪江网校、多贝等规模和财力,不足以在行业内掌控话语权,这种状况就使得蹲守的策略也极为不安全。
互联网教育在报告中的光明前景,与增长停滞的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
包括尼尔森在内的多家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12年互联网在线教育市场已达700多亿,到2015年或超过1500亿。然而,经历了早期狂飙突进的互联网在线教育实则已陷入一个停滞期,这个停滞期表现在四个方面:用户数量未显著增长、技术更新缓慢、资本态度谨慎、口水多于干货。
一名长期扎根在线教育创业圈的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除了早期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司在忙着找路找钱外, 2012年以轰轰烈烈之势先后进入互联网在线教育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陷入泥潭,相关负责人士甚至有“无处着力”之感。
事实上,当下的局面早在行业发展之初就埋下了伏笔。
短暂的繁荣
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刚火起来的2011年,创业者时常提及的技术问题:如何搭建漂亮的平台,如何以更为清晰、更快的速度向用户传递内容,如何更好地与用户互动。
而这背后的逻辑,即是把内容移植到网络上来,用区别于传统教育的免费或者低价收费、互动性更强、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等特点来吸引用户。
可以说,无论是YY教育、多贝,还是连获贝塔斯曼以及百度投资的传课、91外教网等,都是因技术上突破,改变了教育的呈现方式而吸引了大批用户。
以YY教育为例,YY教育最早实现了互联网在线教育所需工具的配套,比如YY语音、YY小白板、在线举手提问、给老师送花等。2011年6月上线后几个月内,月活跃度用户就达到了几百万。
类似这样的成绩让后继者看到希望。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其中,而随后2012年BAT三大巨头的加入更是将互联网在线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
但这种令人兴奋的局面并未持续多久。91外教网的龚海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目前91外教网的用户增长缓慢,投资人不满意。
在投资人看来,基于目前整个行业都没有显见的盈利模式,用户数量和市场份额就成了决定投资标的的参考角度。如果这两者都无表现,那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就这样,互联网在线教育在一年的快速发展后,互联网的死亡戏码如常上演:用户不增长,市场份额无法提升,份额无法提升导致资本不愿再进入,不愿进入的结果是无钱可烧,技术配套落伍,继而用户远离,走向死亡。
这一局面早在2012年中就已频繁上演。“很多的企业还未出名,就已经死了。”搜狐互联网教育研究院李莹告诉记者。
而活下来的,也都处于迷茫探索之中。
除了少数上市公司因数据披露需要而公开盈利状况之外,大部分教育公司都避免谈盈利状况,即使有愿意深入提及者,大多都语言模糊。互联网在线教育公司几乎都未实现盈利模式上的较大突破。
根据欢聚时代近年的财报,YY教育目前对于YY而言,依旧归属为除游戏之外的其他类别项目,而其他类别项目的营收份额不到整体营收的4%。
学而思的高管也公开表示,用户对在线教育接受度不高,在线教育营收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重仅3%到5%,且还面临数百万美元的亏损。
“现在大家都没想好如何往下走。”和君咨询的侯瑞琦说。
内容瓶颈难突破
对于上述局面的根源,几位互联网在线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显然也已经意识到。在2013年的几场互联网在线教育大会上,几位领军人物的话题都集中在内容的探讨上,认为正是内容的突破不力阻止了行业继续向前走。
在国内,一方面是引导用户付费就需要花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内容的乏力使得用户的续费率也极为低。
“技术早期可以形成一定的吸聚效应,但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内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李莹表示,与其他行业可以带来娱乐性的附加感受相比,教育行业对于内容的需求则相对简单。如果在内容上无法对用户形成吸引力,用户就会迅速撤离。
不过,如何使内容具备吸引力又是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
“中国教育体制以及教育观使得对内容的需求又显得更为不一样。在需求最为持续稳定的应试教育市场,内容质量只是一个选择的标准,内容提供方的身份也尤为重要。”唐怡芝说,只有两者兼具,用户才愿意付钱。
而纵观当下互联网在线教育的网站,无论是以淘宝同学、沪江网校、传课、多贝为代表的聚拢多方内容的平台模式,还是以细分领域比如语言类等为代表的无忧英语、91外教模式,在这两方面均无突破。
在教育内容上,内容重复、杂乱,课程内容同质化,在淘宝同学上有的,传课、沪江网校上都可以找到,且在定价上,因混乱导致的价格战势头已显现。
而在教育内容提供方上,基于新东方等线下教育机构防守的策略以及对在线教育的热情不足,占据传统优势资源的线下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最终,内容的提供者90%都源自于草根,而成功摆脱草根形象的明星老师只是少数。
另外,亦有一些网站提出了签约名校教师的方案,但长久来看,对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利益方而言,体制内身份的约束也是个问题。在国内,以教育大省江苏省为例,就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小学到高中的在职教师不允许在外参与营利性的教学活动。
上述种种因素,正让内容的突破成为一道难题。
创业者“快”“慢”两难
难突破不代表不突破。当下的观点是,内容的突破只有一条路,即对内容,从质量以及提供者两个方面进行重新的梳理和整合。
然而,对于教育行业,内容的梳理中还面临用户对内容接受度的问题,只有达到内容与用户之间的无缝对接,才能实现内容收费的可持续,而这些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当下,大型的公开课模式(MOOC)走在最前面,尽管也是平台的概念但来自于高校的知识背景使得这种模式在内容上脱离了草根,在内容上可以迅速地与用户形成共鸣。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目前的资金投入,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对Coursera、EdX 等MOOC模式的投资上,因为收费是早晚的问题,盈利模式是可见的。
而放到国内,普通的创业者很难进入MOOC领域,从之前的脱胎于国家机关的中国大学公开课,以及后来的清华、北京大学等参与者来看,MOOC几乎是国家力量的角逐场。
留给大部分创业者的,只能是竞争激烈的草根市场。而草根市场,美国的Lynda走了17年才实现了稳定的盈利。
对于未来,正如龚海燕等业内人士在公开场合所说,在线教育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龚海燕的态度在很多互联网在线教育人士口中得到了印证。提倡做慢公司,正成为行业内新的话题焦点。
但问题是,“慢”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可以拥有的权力。
一个行业发展的节奏从不掌握在小玩家的手中。相对百度、腾讯、阿里巴巴,91外教网、沪江网校、多贝等规模和财力,不足以在行业内掌控话语权,这种状况就使得蹲守的策略也极为不安全。
接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尽管三者看似步伐缓慢,但其实都在暗自布局。其中,以百度的驱动力最强,在百度的营收中,每年有40亿的收入来自于与教育相关的广告搜索等业务,在线教育的兴起,无疑会对百度形成一定的威胁。未来百度除了会继续加大在线平台百度之星的投入之外,对外的投资力度或会加大。
而擅长于后发制人的腾讯,则是基于QQ群的基础,通过上传PPT、小白板等类似于YY教育的工具来引导用户自发形成在线教育集群。至于阿里巴巴,看似目前体量较小,但对于阿里长远而言,只是试探。
另外,4G、大数据等技术的升级换代,也吸引了一批新玩家的加入。除了一些从未涉足在线教育的企业之外,以新东方为线下教育机构也在数年的徘徊之后,意图发力在线教育,建立O2O的业态。
不过,在对业界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与调研之后,李莹却告诉记者,未来脱颖而出的,或许是一家未知的企业。一方面,BAT的内耗以及争斗势必会影响各自的进程,另一方面,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要重新回头去做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说明:本文内容编辑整理自互联网公开渠道,转载仅作对信息共享之用,本站对本信息之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文章本身的观点不持有认同态度。
政府网络情报信息数据库
互联网风云人物名录
世界500强公司简介及名录列表
上市公司最新公告信息
各行业展会简介
各行业展会开展预告信息
政府企业招标公告
政府企业中标信息
全国科技园区简介
公司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