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思软件

提交需求|联系我们|请电400-603-8000

等离子电视边缘化之殇:长虹PDP项目被曝间歇性生产

2007年长虹正式启动虹欧PDP项目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6.75亿美元,年产PDP模组达到216万片,并规划通过三期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张等离子屏模组的能力。正当长虹准备在等离子市场大干一场之时,国内的液晶巨头京东方已经计划在成都建设第二条液晶面板生产线。

即使是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特惠和2014巴西世界杯,也不能再让等离子电视销售提振起来了,几年前一周上万台的销量早已成为历史。无论是在传统家电卖场,还是主流电商平台,等离子电视都已难觅身影。

多方数据都预示着一个残酷的事实:等离子电视出货量正逐年萎缩,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仅5%~6%。据NPD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5年末,PDP(等离子)电视将完全消失。

唇亡齿寒。随着PDP电视市场的萎缩,PDP面板生产线也将面临生死考验。有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四川长虹[-4.00% 资金 研报](600839,SH)旗下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欧公司)运营的PDP面板项目亦面临尴尬,2014年以来,产能压缩、员工分流、库存高企等问题笼罩着绵阳市郊的虹欧公司厂区。

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虹欧公司生产状况正常。“目前供货、生产情况都很稳定”,“没有减产”。

记者了解到,2007年左右,国内面板行业群雄逐鹿,四川长虹斥巨资投建PDP面板项目,但该项目自投产以来都处于数亿元的巨额亏损状态,被外界视为四川长虹的业绩拖累。

业内人士认为,从经济效益来看,长虹PDP项目并不算成功,但对于长虹来说,进军上游的尝试是好的,技术和人才的积累都将是丰富的资源,但长虹PDP项目目前需要最大程度地完成折旧。

市场份额加速萎缩

“等离子电视就是用来打价格战的,平常一般不销售,因为不赚钱。”成都一家国美家电卖场的长虹电视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五一活动期间,整个成都国美卖场只有500台长虹51寸等离子电视在售,售价仅2999元,比同等尺寸的液晶电视便宜近1000元。

面对五一小长假和巴西世界杯的促销良机,长虹在成都市内的多个卖场主打产品仍然以液晶电视为主。“等离子就上一两个型号,没怎么卖,进货也进得少。”上述销售人员表示。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成都多个家电卖场发现,目前等离子电视仅三星和长虹有少量机型在售。有三星销售人员直言,液晶电视是主流,等离子电视产品更多是为了丰富产品线,其价格也比同尺寸液晶便宜近千元,“不赚钱都在做”。

内置机顶盒、WIFI、安卓最新系统、4K、8核芯片、超薄……如今,电视卖场的高频词已经不再是液晶或是等离子了。

“等离子早就被市场边缘化了。”家电观察家刘步尘表示,中国做等离子的企业就只有长虹,但长虹在等离子上没有继续发力。

4月19日,记者在国内一主流电商平台检索发现,该平台在成都、北京等多个地区仅有LG、三星、长虹、熊猫等共计5个品牌的8款等离子电视显示有货在售。而在上述地区,液晶电视则有近30个品牌的330多款有货在售。随后,记者检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等离子和液晶电视的在售状况大致与上述情况类似。

国内某知名家电品牌成都销售高管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内主流家电市场仅有一些等离子特价机型在售,二三线城市或农村市场则有一些低端机型在销售。

“受上游等离子面板供应量的限制以及下游对等离子电视需求的影响,目前等离子面板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小。”奥维咨询B2B事业部总监王东春表示,等离子电视的出货量也呈逐渐缩小趋势。就2014年2月奥维咨询(AVC)的统计数据来看,终端市场的销售是3.6万台,市场占比仅为1.9%。

NPD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电视机总出货量为2.33亿台,其中等离子电视出货量为1335万台,市场份额约为5.7%;2013年上半年,等离子电视市场份额缩减到约5.1%。据NPDDisplaySearch预测,2014年PDP电视出货量仍将下降48%。

随着市场的萎缩,很多厂家选择了退出。记者了解到,从2008年开始,先锋、日立先后宣布退出PDP面板生产。2013年底,松下正式对外宣称退出等离子电视市场,2013年12月停止生产。由此,全球的等离子面板生产商将只剩下三星、LG、长虹等。

张兵认为,从三星和LG的战略来看,退出PDP也是迟早的事情。据韩国媒体报道,2013年,三星PDP面板产能仅运转80%,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2014年3月底,三星集团宣布旗下PDP面板生产商三星SDI和原材料生产商第一毛织决定合并,这被业内看作三星退出PDP的前奏。

员工称假期越来越多

相比PDP市场的风云变幻,虹欧公司内部技术人员李渊(化名)的生活则略显平静。不过,2014年1月以来,他的假期越来越多。在绵阳市郊的一厂区,虹欧公司国内唯一的PDP生产线仍在维持运转,但李渊和他的很多同事已经感觉到了PDP面临的危机。

据李渊介绍,2014年以来,虹欧公司开始定产定量,每个月基本是生产半个月停工半个月。记者从虹欧公司的多个消息源证实了其间歇性生产的事实,但长虹集团方面向记者否认了这一说法。

记者获取的一份包含虹欧公司生产情况的资料显示,2014年1~3月,虹欧公司共生产各型号的PDP模组约10万台,其4月的生产计划仅为3.7万台。而2013年,全年产量达120多万台,每月生产约10万台。虹欧PDP生产线的设计产能为年产200多万台。

伴随月均产能的压缩,虹欧公司生产线的开工时间也被严格控制。上述资料显示,2014年3月、4月,虹欧PDP生产线计划开工时间都不足半个月。

限产或许与库存有关,截至今年2月底,虹欧公司的PDP模组成品库存量已超过20万台,超过安全库存数量近半,其中超期库存超过6万台。

产能控制之下,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人员数量自然减少。李渊称,虹欧公司给出的选择是员工自愿分流到长虹其他工厂,收入自然降低,他的几个同事已经选择了主动离开。今年初,李渊和他的同事还收到了来自虹欧公司高管的群发邮件,邮件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控制员工流失。

四川长虹年报显示,虹欧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17.4亿元,净利润亏损3.47亿元;2012年营业收入15亿元,净利润亏损7.38亿元。在业内人士看来,亏损并不是虹欧公司最大的问题,毕竟其固定资产折旧每年就有几亿元。

“转型”、“经营现金流为正”,这是李渊听到的关于虹欧公司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对于转型的方向,李渊也很迷茫,在等离子和液晶的这场战争中,如今长虹几乎孤军奋战。

虹欧公司生不逢时?

与虹欧PDP面板生产线尴尬现状形成对比的是,液晶面板如日中天。动辄数百亿元的生产线在国内外大批量上线,相关上市公司数十亿的年净利润也成为常态。

记者了解到,以京东方为例,总投资328亿元的京东方重庆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及系统项目已开建。2013年京东方旗下的成都、合肥、北京各生产线满产满销,盈利达到23.5亿元,增幅达811%。此外,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去年净利润达22.6亿元,为TCL贡献了近八成的利润。

梳理近年来的行业发展状况,似乎能够清晰地看到企业在不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能看到等离子没落的偶然与必然。等离子与液晶的战争由来已久,几乎从1993年韩国开发出第一台彩色等离子电视就已经开始。

2006年10月,长虹集团控股的四川世纪双虹投资9990万美元并购SteropeInvestmentsB.V75%股权,从而间接持有韩国第三大等离子制造商韩国OrionPDP75%的股权。

这次收购曾被认业内认为是一场难得的成功海外并购。长虹以低于1亿美元的价格就搞定了等离子的核心技术,随之建立起虹欧公司,并斥巨资开工建设了中国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等离子生产线。

2007年长虹正式启动虹欧PDP项目一期工程,规划总投资6.75亿美元,年产PDP模组达到216万片,并规划通过三期建设,总投资超过20亿美元,形成年产600万张等离子屏模组的能力。

正当长虹准备在等离子市场大干一场之时,国内的液晶巨头京东方已经计划在成都建设第二条液晶面板生产线。

2003年,同样通过收购韩国知名企业现代集团分离出的现代电子TFT-LCD(即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俗称液晶面板)业务,京东方得以进入液晶面板生产领域。经过3年时间,京东方第五代液晶面板就实现量产,试生产每月产能已达到3万片基板。

“实际上长虹上马等离子面板生产线时,整个市场以液晶为主、等离子为辅的形势已经比较明显了。”刘步尘说道。

2008年,日立、先锋相继宣布退出等离子面板生产,但“只要等离子市场仍在,长虹就是国内毋庸置疑的领袖”,“等离子在大尺寸平板上的技术有明显优势的话语权”,“等离子屏幕比液晶屏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等声音仍然支持着长虹。2009年7月,长虹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0.02%]券30亿元,再向虹欧公司增资10亿元。

就在长虹决定向虹欧公司增资之时,两种面板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赛迪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在虹欧公司尚未达成量产之时,国内市场等离子电视销量为81.1万台,而液晶电视销量高达870.1万台。

几乎同时,TCL迅速开始布局液晶面板生产线。2009年11月,TCL总投资245亿元的深圳市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项目宣布正式启动,两年后实现量产,2012年达到加工玻璃基板约10万张的满产能,成为TCL利润的主要来源。

PDP未完成的逆袭

2010年初,液晶面板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各大等离子巨头趁机迅速扩产。2010年1月,当虹欧公司42英寸等离子面板实现全面量产216万片时,松下尼崎第三工厂也开始量产,其总年产量已经提升至1200万片。

据了解,当时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大中华区副总裁谢勤益表示,“全球等离子面板的竞争已经进入寡头阶段,松下、三星、LG电子等拥有500万片以上的年产能,要想真正掌握等离子面板的成本优势,虹欧的等离子项目还需要继续扩能。”

与此同时,公开报道显示,国家部委领导、各大企业也密集参观长虹。“那时候时不时就有领导来视察,现在很少看到了。”李渊称。

在多方的鼓励下,长虹确认了2007年的规划,宣布将预计共投入20亿美元,通过三期建设,使虹欧最终产能达到600万片,进入全球前三甲,超越LG,紧跟松下、三星。面对液晶面板缺货和价格上涨的压力,TCL、康佳等企业开始向长虹预订等离子面板。

2011年,3D电影《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一股热潮,长虹、松下、三星等等离子厂商曾借势推出等离子的3D概念,同时主打节能、全高清概念,甚至还提出了现在如火如荼的网络电视。此外,等离子巨头通过低价策略杀入市场,一度迎来了强势反击。

奥维咨询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液晶电视零售总规模1692.1万台,同比增长7.8%;液晶电视零售额656.6亿元,销售额同比下跌1.4%。同期,等离子电视的销售量为115万台,同比增幅为29.2%。

不过,短暂的领先并未让等离子重拾优势,液晶面板在经过蛰伏后迅速占领了市场。以京东方为例,虽然经历了上市以来的“6年5亏”,但到2011年底,京东方的4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已经全面实现量产,其中第5代TFT-LCD生产线还经历了两次扩能。

随着液晶面板生产能力的恢复及技术的逐渐提高,等离子迅速失去竞争力,低价的策略也并未换来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反而让等离子面板厂商不堪重负。2012财年,等离子巨头松下巨亏7650亿日元,连续两年亏损超过7000亿日元,创下其历史次高水平。

等离子面板行业从此一泻千里,市场占有率迅速跌入个位数。2013年11月,松下宣布退出等离子,这让业界人士感到异常遗憾,“等离子是一项华丽的技术,松下的退出让人可惜。”

(实习生丁舟洋对本文亦有贡献)

  • 说明:本文内容编辑整理自互联网公开渠道,转载仅作对信息共享之用,本站对本信息之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文章本身的观点不持有认同态度。


  • 政府网络情报信息数据库

    互联网风云人物名录
    世界500强公司简介及名录列表
    上市公司最新公告信息
    各行业展会简介
    各行业展会开展预告信息
    政府企业招标公告
    政府企业中标信息
    全国科技园区简介
    公司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