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高新区
来源:http://www.asht-zone.gov.cn
【概况】2004年,高新区围绕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和高新区“二次创业”,这一主题,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积极推进重大专项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l72亿元,同比增长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28%;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0%;直接利用外资3217.4万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18%。
【重点项目建设】2004年,高新区全力推进重点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全面调整招商机构,明确和细化内部管理职能,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确立重点大项目的月调度会制度,使项目引进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实现入区项目199项,总投资27.4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0项,合同外资l.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17.4万美元。总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有11项,其中台湾南亚集团与大连实德合资建设的南亚实德塑料管材等8个新引进、新开工项目建设速度都比较快;荣信电子电力公司的大型煤矿瓦斯安全监察与外排放自动化成套系统等3个重点续建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产业发展】2004年,高新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抓重点大项目的入区,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已入区企业做大做强。对已进区的项目进行分类排队,对有潜力、有市场、有规模的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海诺集团超大型混凝土搅拌站产业化等3个项目和聚龙集团纸币清分机2个项目分别获得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债项目和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贷款共3.43亿元。促进了华冶集团、荣信公司、利迪集团和味邦制药公司等企业的培育上市。特色园区建设取得进展,科大聚龙金融设备产业园和清华同方环保设备产业园已列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园。
【科技创新】全年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24项,获批各级项目资金支持3074万元,其中获批国家级项目资金支持2330万元。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市级33家;建设企业研发中心4家,其中聚龙集团和荣信公司2家研发中心晋升为省级研发中心;新增校企合作项目29项。全年新增孵化器面积2万平方米,孵化总面积增至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6家,毕业企业78家。完成1.2万平方米海外学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入驻企业30家,新增海外学子进区创业项目50项。创业中心申报的国家级冶金自动化平台等2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200万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获得资金支持240万元。森远集团的沥青路面复拌重铺机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资环境建设】2004年,高新区对区内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清理整顿,盘活闲置土地23万平方米,确保了清华同方、森远集团等部分重点项目入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5亿元;完成了东区30万平方米产业化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了全区4万平方米道路及小区绿化、亮化。重新制定了《高新区支持和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若干暂行规定》,出台了《鞍山高新区科技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体制机制创新】高新区实施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基础设施管建分离,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开展社会化融资,全年实现社会融资1亿多元。深化管委会及部分直属单位机构改革,管委会机构和人员削减20%以上。
【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高新区从稳定社会的大局出发,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失地、失业群众实施社会就业,全年提供再就业岗位l850个。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认真处理各类上访案件。采取各种扶贫帮困措施,对生活困难群众的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全年共救助困难户1760户,发放救济金74万元。
【概况】2004年,高新区围绕振兴鞍山老工业基地和高新区“二次创业”,这一主题,按照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积极推进重大专项工作,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果。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l72亿元,同比增长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1亿元,同比增长36%;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同比增长28%;出口创汇2100万美元,同比增长40%;直接利用外资3217.4万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18%。
【重点项目建设】2004年,高新区全力推进重点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全面调整招商机构,明确和细化内部管理职能,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确立重点大项目的月调度会制度,使项目引进与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年实现入区项目199项,总投资27.43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0项,合同外资l.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17.4万美元。总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有11项,其中台湾南亚集团与大连实德合资建设的南亚实德塑料管材等8个新引进、新开工项目建设速度都比较快;荣信电子电力公司的大型煤矿瓦斯安全监察与外排放自动化成套系统等3个重点续建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产业发展】2004年,高新区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抓重点大项目的入区,另一方面大力扶持已入区企业做大做强。对已进区的项目进行分类排队,对有潜力、有市场、有规模的企业实施重点扶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海诺集团超大型混凝土搅拌站产业化等3个项目和聚龙集团纸币清分机2个项目分别获得了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债项目和高新技术发展专项贷款共3.43亿元。促进了华冶集团、荣信公司、利迪集团和味邦制药公司等企业的培育上市。特色园区建设取得进展,科大聚龙金融设备产业园和清华同方环保设备产业园已列为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园。
【科技创新】全年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24项,获批各级项目资金支持3074万元,其中获批国家级项目资金支持2330万元。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市级33家;建设企业研发中心4家,其中聚龙集团和荣信公司2家研发中心晋升为省级研发中心;新增校企合作项目29项。全年新增孵化器面积2万平方米,孵化总面积增至1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86家,毕业企业78家。完成1.2万平方米海外学子产业化基地建设,入驻企业30家,新增海外学子进区创业项目50项。创业中心申报的国家级冶金自动化平台等2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200万元,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获得资金支持240万元。森远集团的沥青路面复拌重铺机等5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
【资环境建设】2004年,高新区对区内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清理整顿,盘活闲置土地23万平方米,确保了清华同方、森远集团等部分重点项目入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基本建设投资5.5亿元;完成了东区30万平方米产业化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完成了全区4万平方米道路及小区绿化、亮化。重新制定了《高新区支持和扶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若干暂行规定》,出台了《鞍山高新区科技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体制机制创新】高新区实施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基础设施管建分离,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开展社会化融资,全年实现社会融资1亿多元。深化管委会及部分直属单位机构改革,管委会机构和人员削减20%以上。
【构建和谐社会】2004年,高新区从稳定社会的大局出发,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失地、失业群众实施社会就业,全年提供再就业岗位l850个。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认真处理各类上访案件。采取各种扶贫帮困措施,对生活困难群众的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全年共救助困难户1760户,发放救济金74万元。
2005年全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25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16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亿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 1130万美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5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500万元。鞍山高新区在全国52个开发区中,由1998年的末位排序已提升到40位左右。
“十五”期间,高新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自主创新、结构优化和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思路,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五年,高新区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32.6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63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9.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6.3亿元,引进外资到位1.2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2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到36%、57.3%、27.2%、17.3%、34%和16%。 “十五”期间,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项目牵动战略实现了新突破。全区建成投产企业688家,外商投资企业60家。以清华同方科技园、南亚实德塑料管材、森远集团高速公路养护设备为代表的一批投资规模大、产出高的高新技术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产业培育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为辅助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市科技部门的支持下,全市5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全部集中在高新区内。五年中还新建科技孵化器近10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298家,毕业企业78家。 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五年,高新区将继续高举科技创新的旗帜,努力成为全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火车头,发挥高新技术产业主力军、对外开放先导区的带动作用。“十一五”期间,高新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递增率保持在35%以上,高新技术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比重的65%、10%,对鞍山地区经济贡献率翻一番。到“十一五”末期,全区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26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亿元。同时争取外资到位1.5亿美元,完成出口创汇2.5亿美元。 为实现上述目标,高新区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切实保证各类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按照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加速发展需要,科学调整东区、西区、达道湾工业园的产业定位,集中全力把东区建成全市公共研发中心区,搭建起公共技术研发和技术检测平台,并将创业中心建成全国一流水平;加大项目工作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着力培育主导产业,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全区将培育10户左右年销售额在10至50亿元的重点高新企业,并基本形成主导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环保、节能、降耗水平,创建生态园区;保持全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
说明:本文内容编辑整理自互联网公开渠道,转载仅作对信息共享之用,本站对本信息之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文章本身的观点不持有认同态度。
政府网络情报信息数据库
互联网风云人物名录
世界500强公司简介及名录列表
上市公司最新公告信息
各行业展会简介
各行业展会开展预告信息
政府企业招标公告
政府企业中标信息
全国科技园区简介
公司新闻资讯